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500例分析:手术方法和技巧

来源 :首届中国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实践证明,该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是一种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采用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治疗了脑出血患者28例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在对2具成人尸头双侧桥脑小脑角区进行了神经内窥镜下的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对38例桥脑小脑角病变患者进行了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神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本文介绍了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眶额颞-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后占位性病变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前颅底沟通瘤的手术治疗方案,介绍了手术的入路策略及方法,介绍了颅底重建的方案,实践证明,不同学科联合,一次确诊并全切病灶是治疗此类肿瘤的发展趋势。
目的 探讨巨大桥小脑角脑膜瘤经显微手术切除后神经功能保护情况.方法对4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巨大桥小脑角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统计相邻各组颅神经的保留情况.结果42例中行SimpsonⅠ切除11例,SimpsonⅡ切除23例,近全切除8例,肿瘤全切除率81%.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5%,功能保留率为81%,听力保留率71%,听力改善率19%.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巨大桥小脑角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本文介绍了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术中各种严重出血及其处理措施,实践表明,无论何种大出血,只要没有被安全可靠地控制,影响下一步手术操作,或出血可能灌注到颅内,均应在稳妥止血后,
  本文介绍了采用浸银染色和免疫组化结合的双重染色技术,实践证明,浸银染色(Comon)与免疫组化在一张切片上同时进行染色是可以实现的,在某些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中可以起重要的
本文叙述了一个以情境为单位基于情境间的相似和整体部分关系的类比知识表示系统.给出了描述这种知识结构的内涵命题逻辑的语法、语义和公理系统。用实例说明了情境的联接不是
  本文介绍了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实践证明,该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是一种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目的 评价高龄非分泌性垂体腺瘤患者经蝶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7例年龄在70岁以上垂体腺瘤患者.术前的平均症状期为1.8年,视交叉症状14例.术前内分泌检查提示生长激素(GH)缺乏占70.6%,甲状腺功能低下占35.3%,肾上腺功能低下占47.1%,性腺功能减退和高催乳素血症分别占76.5%和52.9%.肿瘤直径19~52 mm,包括3例局限性和14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结果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