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选穴提供客观依据,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组、传统穴组2、氟西汀组,每组20例,分别予以治疗2个疗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包括对该量表中七个因子及总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PSD患者临床症状,但“调神疏肝针刺法”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穴组,对第一类因子(焦虑/躯体化)、第二类因子(体重)、第四类因子(日夜变化)、第五类因子(迟缓)、第七类因子(绝望感)症状改善可以取得与西药氟西汀相当的疗效,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穴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显著。西药氟西汀对第三类因子(认识障碍)、第六类因子(睡眠障碍)症状改善较好于六穴组与传统穴组。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选穴密切相关。具有“调神疏肝’’作用的组,在临床中对HAMD中第一类因子(焦虑/躯体化)、第二类因子(体重)、第四类因子(日夜变化)、第五类因子(迟缓)、第七类因子(绝望感)症状改善有作用,可考虑为治疗该病的基本处方,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较为恰当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具体指导下,建立三级处方审核与点评的制度。一级审核与点评重在对处方合理性应激决策,确保药品发放的正确、安全。二级点评重在对一级点评的再评价。保证处方点评的公正合理。三级点评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奖惩机制,确保点评制度的有效实施。通过三级点评制度,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大多数药品中包含了药理活性成分和非活性添加剂,这些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非活性赋形剂和附加剂被称为药物辅料,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合理评估,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剂型,而且与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有很大关系,其质量可靠性和多样性是保证剂型和制剂先进性的基础。因此,把好药用辅料注册准入关,对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药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结合西乐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选例标准收治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组40例口服正清风痛宁片,一次2片,一日2次;同时服用塞来昔布(西乐葆),口服,一次200mg,一日2次。对照组40例单独服用西乐葆,口服,一次200mg,一日2次。对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患膝疼痛程度、关节肿胀度、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医患双方对病情的评价以及WOMAC评分等指标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引起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该例甲巯咪唑引起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给予药物治疗。结果及结论:通过此药历,我们对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粒细胞缺乏的不良反应有进一步了解,当白细胞<3.0*IO9/L时应考虑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此患者在出现粒缺症状时没有及时就诊停药,临床药师应对患者加强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出现不良反应能及时停药,减少进一步
目的:了解本院药物性肝损的基本情况,希望从中获取一些启示。方法:在病案管理微机中输入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炎”,搜索2009年度相关病例病历档案,列表记录每例各项资料数据;检索国内肝病专家有关药物性肝病专题报告,论著,阅读分析其观点。依此分析本组资料。结果:在病案管理微机中输入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炎”,搜索2009年度相关病例病历档案,列表记录每例各项资料数据;检索国内肝
了解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4岁以下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查询pubmed在线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已经研究过的4岁以下的临床资料。其中在pubmed检索到6篇、中文数据库检索到1篇。从已有文献报道来看,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或单用治疗4岁以下癫痫发作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目的:探讨白介素-11含漱液治疗鼻咽癌放、化疗联合爱必妥所致口腔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12B~2010年12B间对120例鼻咽癌联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观察组给予白介素-11(巨和粒)含漱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维生素B12含漱液和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在降低疼痛持续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白介素-11含漱液对治疗鼻
对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进行了介绍,抗胰酶药物、抗生素以及硭硝消肿法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了阐述。
以1例住院宫颈癌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临床药师通过与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全程的药学监护,包括治疗方案、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监测和出院教育等,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即时效应不同时相的VAS(VisualAnalogue Scale)评分和头痛强度,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确立非经非穴的定位标准为“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及生物信息基础研究”临床观察对照组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少阳经特定穴组)、对照组B组(非经非穴1组)和对照组C组(非经非穴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