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及汉族尿路结石的双能量CT特征及罹患结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2016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比维吾尔族(维族)及汉族患者尿路结石的CT特征及罹患结石危险因素,探讨两民族尿路结石发病的差异性及主要诱因.方法:双能量CT发现泌尿系结石患者381例,汉族291例,维族90例,分析结石发生率、发生部位、双能量不同斜率下结石颜色、结石HU差值、比值、DEI值及双能量分析值以及吸烟、饮水量及家族患结石病史进行比较.结果:汉族患者结石发生率高于维族患者(P<0.05),而结石好发部位汉族绝大多数位于肾脏,维族多位于输尿管,发生部位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双能量分析不同斜率下结石颜色无统计学差异(P>0.05);HU比值、差值及双能量分析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EI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饮水量及家族患结石史三个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汤治疗肾阴不足、心火偏旺,兼肾气不足之心肾不交型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肾宁心汤)和对照组(美抒玉),记录治疗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时间(IBLT)、早泄性功能评分(CIPE-5)、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时间IBLT分别为(0.92±0.38)min、(0.97±0.32) min,
会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伤寒方,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成,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癫痫、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在男科可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少阳枢机不利,精关开阖失司所致之遗精、早泄、功能性不射精等男科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伤寒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茯苓、桂枝、大黄、龙骨、牡蛎、大枣、生姜、铅丹共十二味药组成,具有和
会议
《伤寒论》、《金匮要略》关于小便不利的条文共有34条,有方的共24条,载方共21方。在男科病中,慢性前列腺炎为常见病、多发病,小便不利主要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在临床实践中,常将经方如五苓散、猪苓汤、蒲灰散等于临床中加减运用,每每获效。小便不利,《简明中医辞典》解曰:证名。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的统称。多因气不化津、水湿失运或湿热阻滞所致。因发热、大汗、吐泻、失血以致津液虚耗而小便不利者,宜养血生津,滋
会议
目的:探索阳痿的病因及治法方法:据中医基础理论及古代医家思想辨治阳瘘结果: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8%结论:当今社会阳痿发病率渐高,中医辨证施治阳痿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目的 观察护理方法的改进对炫速双源CT心脏冠脉造影检查造影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CT室接受炫速双源CT心脏冠脉造影的患者1896例为观察对象,以2015年4月提出护理方法改进为时间节点,分为改进组与对照组,改进组969例,对照组927例,按照当年护理计划给予护理,回顾分析护理方法的改进对炫速双源CT心脏冠脉造影.结果:两个时间段患者的基础数据无明
会议
目的 探讨3.0TMRI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平扫T1WI、T2WI及DWI信号强度,动态增强及MRS,探讨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3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WHO分级一级的5例,二级22例,三级11例.非肿块型10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条片状异常信号或异常强化;另外28例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其中直径3cm以上
会议
目的:通过DTI评价顺产儿与剖宫产儿大脑髓鞘发育的特点,探讨剖宫产与顺产儿不同区域大脑白质的发育差异.方法搜集2-12岁志愿者40例,其中剖宫产20例,顺产20例,测量两组不同区域脑白质FA值,并比较组内不同区域脑白质及组间相同区域脑白质FA值.结果:两组组内在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前、后肢及丘脑的脑白质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组间相同区域脑白质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特定区域脑代谢产物及rTMS治疗前后难治性抑郁症局部脑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方法:应用3T磁共振三维CSI序列扫描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并分别计算NAA、GIx、Cho、ml与Cr的比值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比较.对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20次高频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后再次应用相同设备序列及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表现及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2014年3月确诊的9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CT表现,其中51例为坏疽性胆囊炎,42例为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结果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非增强CT表现包括:胆囊壁水肿增厚出现双边征,胆囊周围炎或脓肿,胆囊窝积液,胆囊腔积气,胆囊横径的扩大。
目的:应用全身背景抑制加权成像(DWIBS)的ADC值研究正常成人的腰椎及双侧股骨颈骨质表现.方法:收集115例18~83岁健康成人在1.5 T MR的DWIBS图像,分别测量T12--L5椎体及双侧股骨颈的ADC值,数据自动传输至MMW工作站,观察T12-L5椎体及双侧股骨颈的信号强度,并测量其ADC值,ROI(region of interest)设定为5 mm2,为避免容积效应影响,ROI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