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n-Cu三元系溶解度间隙的热力学计算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Thermo-calc软件和已评估的热力学参数,对Al-Zn-Cu三元系FCC相溶解度间隙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结果发现在500℃以下随着Cu含量的增加,Al-Zn-Cu三元系溶解度间隙由Al-Zn二元系连续地过渡到Al-Cu二元系;而较高温度时在Al-Cu侧形成了头盔形的两相区;溶解度间隙整体呈现出隧道形.对Al-Cu二元系亚稳溶解度间隙计算结果表明其顶点温度在530℃左右,所对应的Cu含量为13.5at﹪.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研究了V替代Fe对SrFeMoO的晶体结构和电磁特性的影响.结构精修表明V的掺入降低了B位有序度;电测量结果显示,SrFeMoO及低掺杂量的样品呈半导体性,V含量较高的样品在低温呈半导体特性,而在高温呈金属性;样品的居里温度和磁阻效应随掺杂量的提高也有所降低.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Tb-Dy-Zn三元系的500℃等温截面和DyZn-TbZn及(TbDyZn-(TbDy)Zn变温截面.该500℃等温截面含有9个单相区,8个两相区.共有7个金属间化合物:(Tb,Dy)Zn,(Tb,Dy)Zn,(Tb,Dy)Zn,(Tb,Dy)Zn,(Tb,Dy)Zn,(Tb,Dy)Zn,(Tb,Dy)Zn.研究发现不存在(Tb,Dy)Zn相.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CeYO(x=0-0.20)系列高温质子导体粉体,运用SRD和UV-Vis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变化和其中的电子跃迁的禁带宽度.XRD表明掺杂后晶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除SrCeYO的单胞体积增大外,其余均减小.UV-Vis结果显示掺杂的干湿样品中,SrCeYO的禁带宽度最大,电子导电能力最差.饱和水蒸气后,除SrCeYO粉体第二能级减小外,其余样品的两个能级均增大,依此推断其
计算了与Sn-Zn-M(M:bi,In,Ag)无铅钎料相关的二元及三元合金体系的表面张力,计算值与文献中的实验值在误差范围内有较好的一致性.有关三元合金体系表面张力的可靠预测值将为钎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用XPS实验方法研究了Sn-9Zn-Bi(mass﹪,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均同)合金中Bi的表面偏析,研究表明Bi在该合金中是表面富集元素.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R-Fe-Co(R=SmHo,R≤33.3at.﹪)赝三元系800℃等温截面.该截面由9个单相区,14个两相区和6个三相区组成.共有7个金属间化合物:(Sm,Ho)(Fe,Co),(Sm,Ho)(Fe,Co),(Sm,Ho)(Fe,Co),(Sm,Ho)(Fe,Co),(Sm,Ho)(Fe,Co),ThNi型的(Sm,Ho)(Fe,Co),ThZn型的
本文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了Fe部分替代Co对SmCoFeHf(x=0.1,0.3,0.5,0.7)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SmCoFeHf化合物结晶为具有P6/mmm空间群的TbCu型结构.晶格常数α和c随着F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SmCoFeHf化合物为铁磁性,并表现出很强的室温单轴磁晶各向异性.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都随着Fe含量的增加而增高.磁晶各向异性场在Fe含量x=0.
采用DTA和X-射线衍射平衡固相成分分析等实验手段,结合相图理论,对NaMoO-KMoO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前人截然不同的结论.据此我们重新绘制了NaMoO-KMoO系二元相图.
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NaCO-LiCO-HO288K时的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的主要物化性质(密度,电导率,pH).研究发现:该三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和型,根据溶解度数据绘制了相图,相图中有一个共饱点,二条单变度曲线AE、BE;平衡固相为:NaCO·10HO,Li CO.并简要讨论了实验结果.
本文以二元相图为例,根据相图的计算原理,用Maple软件进行了Cu-Ag二元合金的相图计算,展示了Maple软件的相图计算中应用的可能性.
由于五价钽没有d电子,钽酸盐被认为在发光、光电及介电方面会有良好的应用.例如,BaTaO就被作为潜在的介电材料、发光基质材料而受到关注.由此也带动了BaO-TaO体系的研究.在BaO-TaO体系,被报道的化合物比较多,例如BaTaO,BaTaO,BaTaO,BaTaO,BaTaO,BaTaO等.最近,Vanderah等人认为核体系还存在三个固溶体BaTa[TaO](3.93≥x≥340),B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