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侵及肾旁后间隙的解剖特点及其CT表现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筋膜的外侧附着分型Ⅰ型、Ⅱ型、Ⅲ型,根据肾筋膜间平面的临床解剖学特点,探讨分型为Ⅱ型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肾旁后间隙的受累方式和CT改变.方法:搜集128例AP患者资料,其中97例符合研究标准,纳入研究范围.97例AP患者中,23例患者的肾筋膜外侧附着分型为Ⅱ型,单侧或两侧均有,且对应侧的肾旁后间隙相应受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筛查与诊断、进展期胃癌疗效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对胃镜活检确诊为腺癌、临床资料完整、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1人(男16人,女5人,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71.90±9.81岁)于化疗前、化疗2周期、4周期均行MRI+DWI检查,对照实体瘤形态学疗效评价标准—RICIST标准,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所测定量指标ADC值在进展期胃癌早期疗效评价
会议
目的:探索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在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行肾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20例(组Ⅰ),对比剂用量为600mgI/kg;低对比剂用量组20例(组Ⅱ),对比剂用量为300mgI/kg.
会议
目的:探讨MDCT靶扫描技术对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80例胃镜提示胃溃疡患者行多排螺旋常规两期扫描(动脉期28s、门脉期60s)+动脉后期(45s) CT靶扫描(小FOV、大矩阵1024X1024的高分辨率扫描)、并取得病理结果的病例.
会议
目的:比较和评估结合两个时间空间的两种不同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序列,三维(3D)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FSE)和三维真实稳态自由进动(SSFP)获得的图像标记反相脉冲(T-slips)门静脉选择性和非对比增强(非CE)可视化.材料和方法:采用了检查20名健康志愿者半傅立叶FSE和3.0T MRI系统具有两个T-slips,一个放置在肝脏和胸部,另一个放在下腹部上.
会议
目的 探讨CT平扫定量在评定门脉高压及其对周围实质器官的影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6例的CT平扫资料,其中45例门脉高压患者组成病变组,41例正常人群组成对照组,观测两组的门脉左右肢汇合部、门脉汇合部同一扫描层腹主动脉、胰腺、双肾及脾脏的CT值,对门脉高压组按肝功能分级,以上各部位所对应的CT值,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会议
目的:探讨能谱单能量成像结合半量对比剂在肾动脉成像(CTA)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收集行肾动脉CTA成像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21例)、研究组B(20例).A组常规扫描协议:管电压120kVp,smart mA,噪声指数NI=12(noise index),螺距1.375∶1,转速0.6s/转,扫描层厚5mm.
会议
目的 评价MSCT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在小儿胃肠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诊断明确胃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检查资料,应用MSCT种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等),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确定梗阻位置、原因及提示肠梗阻有无血运障碍.
会议
目的 探讨如何保证艾滋病CT增强检查的安全性及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使用东芝公司生产的128排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使用的是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做好检查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检查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药物进入体内的流速和压力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把护理计划落实到整个检查过程里,保证检查顺利完成;检查后继续观察患者20~30分钟.
会议
目的 探讨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SPTP病例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肿瘤位于胰腺钩突部,1例位于胰腺头部,2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腺体尾部,2例位于胰腺尾部.
会议
目的:比较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AFIRE)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算法在胃癌术前CT分期中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28层双源炫速CT扫描并分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