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来源 :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8-2006年四期(1978年、1988年、1993年、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GIS软件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十分明显,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转为频繁,土地利用程度高.1978-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趋势为建设用地和灌木林地面积的增加,水田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是以侵占农田为代价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先减少后增加,且值均大于0.6,表明重庆市主城区景观多样性丰富.破碎度增加,景观异质性加强,景观由单一、均值和连续的整体向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转变,表明人类干扰活动的加强,景观趋于离散化,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减弱.最后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景观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面积为占用其他用地所得.
其他文献
  我国中部地区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发展严重失衡。除了发展需求受到忽视外,发展理念落后、缺乏把握机遇的能力也是制约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家新型
会议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区域关系的和谐,以及生产要素的集约低碳高效,为当前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当前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相对狭窄(过于强
会议
  宜居城市不仅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城市模式,而且生态文明给宜居城市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山东省省会,济南面临环境质量差、规划不合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需要
会议
  人地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系统耦合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本文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为
会议
  在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的新区开发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都市农业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和重要动力,以园区为主要空间组织形
会议
  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使得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投入规模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城市负债问题也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日益凸显。因此,对城市负债进行研究,将会为实现城市在未来长期发
会议
双组分系统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信号传导系统,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组氨酸激酶(HK)和反应调控蛋白(RR),组氨酸激酶属于跨膜转运蛋白,可以感受外界的信号并进行自磷酸化,随后将磷
在最近几十年,具有众多优点的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许多研究者为提升DFAFC的阳极钯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做出了许多努力。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和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合金组成和载体结构与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本论文从筛选合适的二元钯基合金催化剂和改进催化剂的载体两方面入手来提高DFAFC的阳极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我们制备了活性碳负载的Pd-Cr、石墨烯负载的Pd催化剂以
  文章引入“行为--空间”理论,根据城市环境的可读性与可意象性,结合人居环境系统和凯文·林奇的城市五大意象要素,对人居环境微观空间情景意象与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分析研
会议
智能水凝胶是目前国际上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温度敏感性及pH敏感性水凝胶方面的研究报道较为集中。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聚合物是一类同时具有温度和pH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