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牌-能力-标签”三元复杂网络的品牌社会化标签分析

来源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化媒体时代,用户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内容创建者,如用户对品牌的某些特征进行标注,形成“品牌-标签”的二元社会化标签数据,能否基于这些用户创建的数据来分析品牌间的差异性呢?本文提出一个“品牌-能力-标签”的三元复杂网络模型,通过汽车行业品牌社会化标签数据分析,发现“品牌-标签”矩阵呈现上三角特征,通过模型推导发现,采用数据迭代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估计出三元复杂网络中所隐含的品牌能力,进一步检验发现,估算出的品牌能力能较好地预测品牌绩效(汽车销量),证明了品牌能力分析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品牌的标签量越多,不一定预示着品牌能力越强,关键是与标签的复杂性(多样性、独特性)有关.运用本模型和实时的社会化标签数据,可以动态跟踪行业内不同品牌之间的能力差异,为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供了简便的品牌监测途径.
其他文献
在中国市场上,全球品牌本土化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但在理论上,还少有研究分析中国消费者如何评价融入中国元素的全球品牌.为弥补这一研究缺口,本文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框架,构建了包含真实性偏好,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尊重品牌遗产和购买可能性的概念模型,试图探索其中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本土象征价值认知—情感单元和尊重品牌遗产认知—情感单元均能提高可预测性行为—购买可能性.(2)真实性偏
这篇文章将中国最具实践意义的面子维度引入到国际经典的5维度Hofstede文化价值观量表,对该量表的中国应用进行了修正.并应用此量表调查东部、中部和西部消费者,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儒家文化价值观维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三类地区共有7种儒家文化价值观类型,从一个新是视角研究了管理实践的中国消费者环境.
受互联网特别是Web2.0环境发展的驱使,品牌管理呈现出两个对立趋势:品牌真实性丧失与消费者增权,消费者自我个性突显,传播途径及传播内容逐渐变得去中心化.企业开始从功能诉求向心理诉求倾斜,通过赋予品牌一定的心理意义,提高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重合度,期望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形成自我品牌联结.本文使用实验法,考察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用户生成内容(UGC)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自我品牌联结
本文在社交商务情境下,构建了感知虚拟存在(社会存在感)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探讨外在经济奖励的调节作用.以网络购物者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社会存在感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社会存在感和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外在经济奖励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
产业集群是发达经济体中常见的业态组织形式,在餐饮业中则具体表现为各大城市中的“美食街”现象.当餐饮企业入驻美食街之后,将面临着自身品牌形象融入美食街品牌形象的冲击.餐饮企业与美食街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双方品牌形象的力量对比又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产生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餐饮企业进驻集群之后,其自身品牌形象与集群品牌形象的力量对比,是如何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的?当消费者面临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不同情境
消费者媒体信任是商家盈利和持久生存的基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梳理了在线购物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相关研究文献,以社会化媒体情景为背景,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信息传播媒体信任的因素,并搭建了媒体信任影响购买意愿的整合框架.本文认为,消费者对不同社会化媒体持有不同的信任态度,这种信任度一方面能直接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同时也能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促进购买意愿.消费者对商家信任、自身信任倾向以及商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实施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过程中,存在教师认识不清、积极性不高,评价主体单一和学生对其存在排斥心理等诸多问题.应通过澄清误解、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来解决.
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范围内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数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规模也更大.中国自2013年以来,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数量多、规模大,并呈现跨国并购的趋势,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得到了亚洲和欧洲国家的积极响应,同时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要求“三去一降一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更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兼并重组.中国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参照美欧的并购
企业的道德决策对企业绩效以及整个经济、社会都有重要影响,而管理者往往对整个企业的道德决策、道德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间接影响着企业的绩效.研究管理者的道德意图对于预测管理者和企业的道德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管理者了解自身的道德决策过程、更好地管理企业事务、提高企业软实力提供参考,对指导企业取得优秀的整体绩效、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来自北京地区不同行业的120名企业管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民宿正发展成为新型的旅游体验居住模式,区别于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民宿因其个性化的住宿体验而备受欢迎.本文以丽江古城“亲的客栈”为例,在携程旅行网搜集了用户对该客栈的在线点评214条,通过对点评数据的编码分析,探究了游客民宿体验的感知价值维度;同时,将其与周边地区同等价位的住宿设施进行对比研究,探析了游客对民宿体验的独特价值所在.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对民宿体验的感知价值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