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初始和稳态药物暴露量(AUC)与其肾毒性之间的关联,并确定万古霉素AUC的上限阈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接受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信息。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被定义为(1)在7天内血清肌酐(SCR)连续两次测定较基线水平增长≥50%或0.5mg/dL(44.6μmol/ml);(2)48小时内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0.3mg/dL(26.5μmol/ml)。本研究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法计算AUC值并采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的方法分析和确定万古霉素初始计量和稳态AUC与肾毒性相关的阈值。ROC曲线评估由CART衍生的阈值的预测性能和对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诊断价值,并进行COX回归对风险进行量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55名,其中发生肾毒性患者有13名(8.38%)。当患者AUC0-24≥622mg*h/L,AUC24-48≥617 mg*h/L,AUCss0-24≥578mg*h/L肾毒性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万古霉素暴露量超过阈值时会大幅提高肾毒性发生风险,提示AUC的监测对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进行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讨论:近年来,有证据显示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与暴露量高度相关,其监测价值可能较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高。本研究运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分析建立了中国人群万古霉素暴露量的阈值,并探究和量化了导致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风险,发现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可能会提高4-5倍的肾毒性发生风险,万古霉素暴露量超过阈值时可能会提高5-8倍的肾毒性发生风险。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应将初始计量的AUC和稳态时的AUC控制在本研究所得阈值之下,以降低其相关肾毒性的发生率,达到安全给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