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灾害次声特性及监测系统之研究

来源 :第四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如地震、山崩、土石流及火山爆发等,在发生过程中皆有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之次声信号(即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的记录.次声之频率较一般地声为低,故具有能量递减慢及较少环境背景干旱的特色.次声信号之特性与土石流或滑坡之土、石、水份组成及山坡地质条件有关,必须就地域特性进行比对及验证,方能确定次声信号与土石流事件之关联性.鉴于台湾山区土石流及崩塌频繁,屡屡造成交通中断及生命、财产之损失,本研究将建立台湾本土性之坡地灾害次声监测系统以为减免坡地灾害之可行对策.藉由灵敏之次声感应器、资料处理器及讯号处理系统,能接收经由空气传播之次声信号来实时监控土石流及滑坡之发生,并发出预警讯息,以达到减灾、防灾的功能.
其他文献
动态GPS定位具有用户多样性、速度多异性、定位实时性、数据短时性、精度要求多变性等特点,论文在研究动态系统的可靠性和粗差探测方法的基础上,把粗差探测算法应用于GPS动态
大地测量基准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行各种测绘工作的起算数据和起算面,是确定地理空间信息的几何形态和时空分布的基础,是在数学空间里表示地理要素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泰州市一级GPS控制网布设和施测过程,详细阐述了GPS控制网平差步骤和方法,归纳了一级GPS控制测量实施的经验与建议,对实际应用具有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业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智能GIS和空间决策专家系统领域。人们往往把数据挖掘项目描述成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却很少有人去关
提昇GPS定位之精度一直是使用者所追求的目标,为达此目的,吾人着眼於探讨GPS接收仪时表误差与相对定位精度之相关性,期望能提供未来的使用者在选购GPS量测设备之参考。 本文
阐述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它与传统手工晕渲各自的利弊,提出了一个实现地貌晕渲图自动绘制的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快速、自动地生成大幅面的、满足印刷出版要求
在2727型C/O测井解释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C/O和Si/Ca交会法,Si/Ca中的Ca俘获能窗大部分和氯俘获能窗重合,因此影响了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利用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非弹性Si/Ca来替代俘获Si/Ca,可以消除地层水
低层风切变对飞机飞行有非常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证明低层风切变和在这个高度发生的空难有直接关系。2006年6月21日0901UTC,南京禄口机场气象室接到一架正在降落的飞机发回的飞行
本文使用ERA40再分析资料,对冬季东亚副势热带急流(EASJ)和东亚温带急流(EAPJ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使用逐日资料计算得到的冬季逐日急流发生数以高原中部和北部上空所处的
利用NCAR/PSU联合研制的第五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v37对2006年12,了24至2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大雾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大雾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