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来源 :2017年第二届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clea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图书馆是中国最早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自1904年诞生以来,筚路蓝缕,风雨兼程,至今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百余年来,数代湘图人一心一德,同舟共济,无论是古籍收藏,还是古籍整理,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出了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等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榨油技艺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得到人们普遍认同.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榨油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所取得的成绩及存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舆情认知的方法转向.这种新的技术治理手段更为重视舆情结构的关系化,舆情研究被纳入一种日常化的沟通机制,舆情信息则被进一步整合为社会性资源.不过,大数
本文以构建全球化语境中认知传播话语体系为研究起点,阐述命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总结认知传播的特征.以跨越认知障碍为主线,分析论证了认知话语的特质要求和体系架构,并在国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华,客观上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而西班牙传教士又是他们中较早踏上中国土地的先行者.这些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不仅把西方的宗教、文化和科
2001-2003年,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粟、黍碳化颗粒,其中,粟碳化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发现最早的粟作实物遗存,敖汉旗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小米发源地之一.虽然
1877年11月,近代中国向日本派出了第一个外交公使团.本文主要通过对参赞黄遵宪在日期间诗文的考察,探讨他跨文化交流中的“樱花修辞”.赏樱是黄遵宪打开理解日本文化大门的一
六壬及相关著作六壬是与遁甲、太乙并称为“三式”的古代占卜术的一种,有人认为六壬起源于黄帝、玄女,这种观点恐怕没有依据.清代学者从《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一些占卜
方术,指方技和术数.而所谓方技,在古代指医经、经方、神仙术、法术等;术数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成玄英疏:
由国务院启动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已开展十年.十年来,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围绕着“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古籍保护宗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