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康复指导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的康复指导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病人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对我院19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调查,在入院后即针对需进行人工全髋关节术的患者,责任护士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需要,分别对其进行个性化心理康复指导,与其或家属进行手术前探讨,术后进行正确的体位指导、床上功能训练指导、下床功能训练指导和出院指导,并在手术后3个月及3年的进行随访,根据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系统的评分,分析、整理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腱结合锚钉固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我科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Ⅳ~Ⅵ型)的16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采用同种异体腱结合锚钉固定重建喙锁韧带术式治疗。术中解剖复位肩锁关节,并行锁骨肩峰段成形,切除5mm锁骨骨质,术中检查肩关节活动,未见肩锁关节处有撞击。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分别于术后3d及术后6个月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进行评估,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病人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期间并发症
目的 观察手术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共39,男17例,女22例;年龄20-72岁,平均45岁.其中闭合性骨折29例,开放性骨折10例,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7例,旋后内收型9例,旋前外展型5例,旋前外旋型6例,垂直压缩型2例.作者回顾性分析39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
目的 探讨AO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C形臂透视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5-12岁小儿股骨干骨折36例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本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Ⅰ型);急诊手术2例,34例经皮牵引或胫骨骨牵引制动患肢消肿后(3-5天)采用手术.术前30分使用抗生素一组,阅读股骨正侧位片,
目的:探讨使用髓内固定技术结合有限切开、钢缆辅助复位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手术效果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共21例采用有限骨折端有限切开、钢缆辅助复位、髓内固定系统固定的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系统为:Gamma3、股骨髓内钉(标准锁定)及股骨重建钉(重建锁定).性别分布:男性1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3.5岁(43-78岁).骨折根据
目的 探讨采用单纯胫骨远端踝上旋转截骨术在治疗脑瘫合并胫骨旋转畸形患者上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脑瘫"手术病人信息,纳入标准:1.GMCFS Ⅰ-Ⅱ级;2.诊断为胫骨内、外旋;3.接受单侧或双侧胫骨远端旋转截骨;3.术后得以完整随访至少1年.排除标准:1.一期联合腓骨截骨;2.同期或分期接受过其他骨性手术(如股骨旋转截骨、足部骨性手术等).按上
目的:了解定制鞋垫对副舟骨炎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2014年5月16日至2016年3月4日我院足踝外科门诊共收治副舟骨炎患者共35例,成人22例,儿童13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足发病,临床表现为舟骨内侧凸起,局部压痛阳性.步态周期的足平放期与推进期局部疼痛.20例患者有明确的踝关节或足部扭伤,15例患者有多度劳累史.通过x线检查,17例患者足弓轻度下降,6例足弓塌陷,前足外展.12例足弓正常.其中Ⅰ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留置尿管术后排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900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排尿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可能影响骨科患者成功排尿的9个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意识状态、疾病种类、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有无镇痛泵、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
疼痛是一种由现有的和现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不快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在国内外医学上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之后的第五个新生命体征。临床上对于急症创伤骨科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疼痛为其常见的不适症状。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随着社会交通的发展,近年来创伤骨科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如何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已成为临床的一大难题。本文对创伤骨科术后疼痛的
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日益增多.虽然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已相当成熟,但由于老年患者常存在较多的合并症,内科情况的评估和调整,麻醉及手术时机的确定,需要骨科、麻醉科、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参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多科室协作的骨科-老年科共管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总结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间采用多科室协作的骨科-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