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微创修复骨不连的临床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一种易塑形、生物相容性好骨缺损修复材料.方法:1.选择适龄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本组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8-51岁.2.药物诱导患者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3-5天.3.于手术室无菌条件下,骨穿针穿刺髂前上脊,抽出骨髓100 mI,外周血100ml.4.无菌条件下离心机梯度离心两次.萃取间充质干细胞悬浮细胞20ml.5.萃取好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相结合.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取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伴有髋内收畸形的脑瘫患儿,针对内收肌群痉挛的情况选择切断不同的神经节段,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对386例伴有髋内收畸形的脑瘫患者施行了SPR术.其中男224例,女162例,年龄3~22岁,平均8.6岁;所有患者术前下肢肌张力均在2级以上(根据改良Ashworth 4级法),均伴有
目的:淫羊藿次苷Ⅱ是淫羊藿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各种肿瘤细胞系,包括骨肉瘤细胞系中发挥着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然而,淫羊藿次苷Ⅱ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抗癌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讨淫羊藿次苷Ⅱ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0-30μM)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系US-O2,MTT检测24,48和72小时细胞的活力。淫羊藿次苷Ⅱ处理细胞
目的 评价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其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组(A组)31例,后外侧入路组(B组)31例.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8
目的 观察针尾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尾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内踝骨折5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优5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5%;差1例为踝关节严重粉碎骨折.结论 笔者体会针尾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有以下优点:1)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符合张力带原则,即对骨折端有加压作用,又有张力带作用,有利
[背景]节细胞神经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神经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节细胞分布的部位,以腹膜后及后纵膈较多见.椎管内节细胞神经瘤较为罕见,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特征.[目的 ]1.探讨椎管内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表现、手术治疗方式2.总结椎管内节细胞神经瘤的随访资料分析预后特征.3.分析2例椎管内节细胞神经瘤合并NF1型皮肤神经纤维瘤病病例临床与遗传学特征4.复习国内椎管内节细胞神
The replacement of high dislocation hip(DDH)is easy to injure the sciatic nerve in ture acetabulum and without the femur shortening osteotomy.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osture of lower extremities t
骨科护理在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护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笔者对骨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护士的规范化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1护理管理因素在护理管理方面,没有配备足够的人员,从而造成临床护理医护人员的缺失,而对病人进行的护患沟通也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此外,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缺乏配套的服务设施,而护士
目的 分析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感染创面合理用药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一2014年4月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标本检出的病原菌监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965例创面感染中,感染部位以四肢部为主,检出487株,占50.47%;科室分布以骨外科、普外科、烧伤整形科为主,分别占44.97%、27.67%、占7.88%;感染病因
目的:通过对根性腰腿痛病人及无明显根性症状的来访者进行腰腿痛病情计数评分并对腰椎神经根通道形态、腰椎间高度进行影像学测量,分析并探讨根性腰腿痛患者神经根通道形态的变化、腰椎间高度的改变与根性腰腿痛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门诊及病房收诊的病人中选取临床诊断为根性腰腿痛的病例54例以及无明显根性腰腿痛症状的来访者46例进行临床数据收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年来收集的5例多发性骨巨细胞瘤,其中包括异时性骨巨细胞瘤2例,同时性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 所有病人均为年轻女性,均在不同疾病阶段给予地诺单抗治疗,不同部位分次或一次手术。所有患者对地诺单抗治疗均表现明显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反应。结论 多发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地诺单抗的治疗有效;外科手术的时机及术后是否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