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马占相思树液密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南片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ccc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Dynagage包裹式茎流传感器和DL2e环境因子测量系统,于2014年6-9月对海南西部人工林马占相思树液密度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环境因子及其树液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晴天与阴天的太阳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雨天变化较复杂,规律也不明显.2)晴天和阴天马占相思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现出较快上升—峰值—波动下降的趋势,晴天、阴天日平均树液密度分别为3.07 mL·cm-2·h-1 和1.59 mL·cm-2·h-1;而雨天树液密度变化较为平缓,变化规律不明显,日平均树液密度为0.78 mL·cm-2·h-1;马占相思晴天的“蒸腾午休”现象显著,而阴天、雨天“蒸腾午休”不明显或不存在.3)马占相思树液密度与太阳辐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等气象因子均具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小;晴天、阴天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对马占相思树液密度变化贡献大,而雨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土壤水分对树液密度变化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马占相思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GIS 数据库空间分析,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世界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世界遗产以文化遗产为主,其中宗教类遗产占遗产总数的38%,比重最高,垄断性优势明显;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占总量比呈 “V”型变化趋势,东西两端分布稠密,中间地区分布稀疏.②世界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呈非连续性 “带状”结构特征,有2 个明显的遗产分布断裂带出现;可以
新疆分布着高山、湖泊、森林、雪山、草原等各类旅游资源,其中高山湖泊是新疆旅游资源的核心构成部分,基于高品质的高山湖泊类旅游资源,新疆具有典型高山湖泊类风景名胜区。文章指出,高山湖泊类风景名胜区美学构成包括自然景观美学和人为要素美学,决定风景名胜区艺术内涵与品质的不仅是景区拥有的自然资源,同样取决于人为要素的艺术理念注入。通过对新疆典型高山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实地调查,以风景名胜区人为要素与自然景观融合
喀纳斯风景名胜区是新疆乃至我国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本文评估了游客对于设立喀纳斯世界自然遗产地态度及其环境影响.文章在对喀纳斯游客发放的500 调查问卷基础上,构建 “对遗产地的认知”,“设立遗产地的目的和意义”,“遗产地环保认知”和“遗产地未来旅游变化认知” 四个潜在变量为核心的结构方程模型,使用spss 软件和Amos软件分析了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游客态度影响遗产地申报的原因及可
中亚干旱区的内陆河及其河岸生态系统拥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价值。荒漠河岸林作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天人植被的主体,是干旱区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富集的生态廊道,已成为抵御风沙、遏制沙化、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屏障,在干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水资源的超标利用,集约化农业和过度放牧、过度开采等)的影响和干扰,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在干旱区已
海南省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总战略,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带,海洋经济成为海南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战场。东方市地处海南岛西部,北部湾东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支点城市之一,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东方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开发基础较好,八所港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全国沿海各港以及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口岸服务机构齐全,是环北部湾经济圈主
基于ArcGIS 平台,将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相结合,以1986、2000和2013年为时间断面,探讨综合评价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改进方案,揭示辽宁省各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对外可达性测定对区内联系过分依赖几何中心的现象具有一定纠错功能,将内外联系相结合,是改进交通可达性评价的有效途径。(2)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的分布及成因存在明显差异,并依此将城市综合可达性分为外向型、
In this paper,the altimetry data of ICESat/GLAS was used to approach the precise water level of the Hulun Lake during 2003-2009 to help reveal its variation.The inlier points of 31 tracks were employe
以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八门湾片区为研究区域,以2014年7月(“威马逊”,登陆时风力17 级)和9月(“海鸥”,登陆时风力14 级)的两次强台风为例(两次台风登陆文昌的地点距离研究区分别相距34km 与20km),采用实地踏勘和样方调查、遥感判别、GIS 可视化分析与台风致灾综合影响指数模型,研究了典型强台风对八门湾红树林的影响。其中,样方调查是在遥感判读与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在影响典
广西茅尾海位于钦州湾西海域最北部.海湾内宽口窄,呈椭圆形,东、西、北三面为陆地所包围,是一个口袋形状的内海,地处东经108028′33″~108055′3″,北纬21033′5″~21054′0″,总面积约135km2.东至坚心围,南至青菜头,西至茅岭江口,北至大榄江渡口,海岸线长约120km.南北纵深约18km,东西最宽处为12.6km.海域水深绝大部分在0.1~5m 之间,水的最深处可达29m
裂隙与漏斗是碳酸盐岩地表土壤垂直渗漏流失的主要通道,为探讨裂隙土与漏斗土流失的历史过程与渗漏程度,选择广东省连南县威建水泥厂一碳酸盐岩山地人工剖面(N:24°45′00"--24°47′30",E:112°15′00"--112°18′45",海拔高度:93-185m),在测定裂隙、漏斗数量、位置、断面积基础上,选择最大漏斗与最深裂隙,按不同土壤深度采集土壤,通过碳-14 方法测年,结果表明: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