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夏季硝酸盐气溶胶污染特征与形成

来源 :第21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硝酸盐是气溶胶的重要成分,其二次生成是灰霾污染的重要成因.由于氮元素在大气中存在多种价态,并且各种前体物来源十分广泛,因此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华北地区拥有发达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是硝酸盐气溶胶的重度污染区.因此,对华北典型地区硝酸盐气溶胶污染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变得十分迫切.为研究华北地区夏季硝酸盐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和生成机制,使用MARGA 等仪器在华北典型城市(济南)、郊区(德州禹城)和高山(泰山)地区进行了大气观测实验.通过对硝酸盐及相关前体物测量发现,华北地区夏季经常遭受严重硝酸盐气溶胶的污染.值得关注的是,华北地区近几年NO3-的质量浓度、在PM2.5 中所占的质量浓度比、以及与SO42-的当量浓度比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硝酸盐生成在夏季灰霾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和郊区,硝酸盐生成主要发生在夜间和清晨;而在高山地区,硝酸盐生成主要发生在白天和傍晚.利用多相化学模型(RACM/CAPRAM)研究了硝酸盐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N2O5在潮湿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水解反应以及HNO3 与NH3 的中和反应是硝酸盐生成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和农村地区,NH3 和O3 都在硝酸盐生成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在高山地区,硝酸盐生成主要受到NO2 的控制.本研究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华北地区夏季硝酸盐气溶胶污染特征以及生成机制的认识,为硝酸盐气溶胶污染控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多氯代噻嗯(PCTAs)和多氯代二苯并噻吩(PCDTs)是一类硫取代的类二噁英物质.其结构、毒性和物理化学性质和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s)及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相似[1].P
会议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我国大气关键污染物PM2.5和O3 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因此控制VOCs 对改善大气污染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工业上缺
  近地层O3 通过气孔限制,使得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并且会抑制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和繁育,进而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是严重影响农作物叶片的光能利用能力的重要大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影响我国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针对低浓度VOCs,光催化氧化法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传统气-固光催化催化剂易失活,量子效率低等问题
  气溶胶的吸湿增长是指气溶胶在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增加情况下的吸水能力.气溶胶的吸湿增长直接影响气溶胶粒径分布,混合状态,化学组成以及光学性质.本研究在广州地区利用HT
  除了解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外,掌握颗粒物的传输路径也是认识颗粒物来源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了位于广州城区的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大气成分观测站记录的颗粒物光散射系数和光
  为探讨合肥市霾天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组成及来源,2012 年10 月,2013 年1 月、4 月、6 月、7 月我们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在合肥市区进行大气气溶胶粒子采样,每次约持续一周,
  五氧化二氮(N2O5)参与夜间边界层多个大气化学过程,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研究表明,N2O5 可在气溶胶表面发生非均相水解生成硝酸盐等,其摄取系数随气溶胶化学组成、温度
  地面臭氧是大气中重要的二次污染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O3 已经取代PM2.5,成为多地空气污染的最大元凶.目前,O3 污
  硝基酚类化合物是大气中重要的一类有机污染物.以往观测研究表明,硝基酚类物质是生物质燃烧的重要产物,部分成分可以作为生物质燃烧的示踪物;它们还是大气"棕碳"(Brown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