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分层走向高效走向全程--基于“蓝色计划”的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

来源 :2016年江苏省初中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却存在着校际间的不均衡,校际间的不均衡是多年来形成的固有问题.近年来,学校外来人口子女比例已经超过45%,且有递增的势头。学校面临着办学瓶颈,少量优秀学生与大量学习能力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同一速度前进。优生吃不饱,家长有意见;学习困难生吃不了,家长也埋怨。从而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校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家长的满意度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并阻滞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从2009年起,学校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蓝色计划”,就成为学校发展突破瓶颈、走向希望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学校校情、新课改与规范办学密切联系的结合点和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平台。蓝色计划走向全程,需要建立科学的分层走班下的教学评价机制。我们采取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考核、分层评价的方法。分层次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层次教学班划分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及教师绩效评价四个方面。蓝色计划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让每个孩子接受最适合的教育,其意义远远超过提高学业成绩本身。
其他文献
本文先对出版业进行溯源,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先人们的工匠精神使灿烂的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技术的进步,行业心态浮躁,重复、跟风出版现象严重,工匠精神正在逐渐离而去.新时代的出版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来拯救?作者结合所从事的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工作从编辑的职业操守、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编校质量、印刷工艺、发行营销等出版各环节进行了工匠精神贯注后应该怎么做的探讨.
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在教辅出版领域,多年来“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反映了教辅出版行业工匠精神的缺失。因此,教辅出版要想响应供给侧改革,教辅出版人应当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专注教辅出版,提升教辅
本文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章锡琛、叶圣陶、邹韬奋等编辑名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的成功实践,以及实践中的精神内核,以期更好地在编辑工作中更好实现"工匠精神".
数字时代,编辑的功能、定位和职业走向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际遇.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总量扩张、消费模式在线化平台化等时代特征呼唤编辑的再定位.本文探讨了数字时代编辑所需要的新技能、新要求和新机遇,以及编辑作为"数字化工匠"的基本素质.作者认为,做时代所需要的"数字化工匠"理应成为编辑职业走向的新选择.
以现代企业制度下基于企业伦理的编辑管理为研究内容,通过探究当下编辑管理(包括编辑的考核、评价和培养等方面)中的企业伦理失范问题,对出版企业的编辑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清浦开明中学是淮安市原清浦区委区政府投资2亿多元与江苏省淮阴中学联合创办的一所高品位、小班化、有特色的重点初中学校.学校拥有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硬件设施和学习生活环境,秉承淮阴中学"进德修业弘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的办学思想,结合本校"做更好的自己"的培养理念,自2014年9月创办以来,在2015至2016连续两年共有10多位学生在信息学奥林匹克全国
梅里中学地处泰伯故里,伯渎河畔,道傍林荫端庄匀称,小桥荷池掩映幽静,是一所江苏省示范初中.学校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始终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学校发展之本。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平稳地从街道管理过渡到现在区级直管体系,学校团结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深化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圆满的完成了预定的办学目标,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区第一,教学质量在一定范围内享有较好的声誉,得到了社
新港中学于2010年搬迁至现校址,从二轨制扩大到六轨制,经历了五年.迁校之初,硬件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区内多所学校合编的教育文化背景混杂,缺少应有的凝聚力和教育活力;生源数量不足,每个年级仅有两个班级六七十人,且质量不优;制度不健全,管理难度较大.面对困境不消极,针对问题想策略.新港中学转换观念,积极思考,把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相约新港,梦想起航"转变师生观念,激发师生斗志,用"相约新
育人质量,聚焦"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它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细化,是高层次能力与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的融合.它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方向是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幸福完整”之人。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要实现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不能只见分不见人、只见理不见情,要在实践中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
管理是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镇江市高资中学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着重抓好管理团队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学生发展建设,三位一体,以强有力的制度作保障,认真抓好落实,形成了"一心一意"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关系融洽,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希望通过多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