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下大学本科相关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来源 :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然而,当今我国大学建筑学专业之中,老龄化社会下相关的建筑设计尚处于研究阶段,且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在这方面的理论及设计课程上也很少有涉及,本文根据笔者在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开展的老龄化社会相关的建筑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从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两个方面作一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教育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专题设计课程改革的目的,分析和阐释课程实践的部分成功案例,并结合教学成果研究分析了专题设计教学的成果和
  本文基于综合医院病房楼的方案设计,以建筑策划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实践,通过对建筑策划不同环节的学习与运用,达到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反思,将建筑的时空发展、城市环境、历史文
  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和课程基本要求的解读,论证了"微建筑"设计题目应用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对生态观念的培养、建造知识的普及和可变性建
  《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课程的起步。论文针对传统《建筑初步》课程中存在的对空间训练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了《设计基础》课程中应注重"模型-空间-实体"关联性的教学,探讨
  建筑设计基础的课程改革以培养新生的自我专业认知为导向,运用大卫·科尔布的经验认知模型分析原有的课程情况,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在教学框架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注入认知教
  在中外联合教学盛行、国外建筑设计教学方法被纷纷引入国内的背景下,本文就建筑学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应该如何进行相应调整做出了探讨;并通过对国外建筑理论课程的特点分析,以
  建构设计来自于对所生成的空间的观察以及对模型材料的操作,我们的教学强调用科学技术措施保障构思的实现,从材料和建造的逻辑中获得设计生成的动力。运用某种材料,实际上已
  论文阐述了当前建筑设计课内关于调研与分析方法课程内容有所缺失的现状,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中调研与分析的科学过程及其关键——结构化过程,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指
  本文通过湖南大学建筑学专业四年级教学小组近年来在大跨度建筑教学中,引入参数化数字技术,阐述了教学小组以参数化为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强化对结构体系的理解的教学改革
  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教学方法与以模型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的对比与分析,指出以模型为先导对于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