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肾脏病专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肾脏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病变迁延日久,脏腑功能虚损,其中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渐发展而加重,或因外邪侵袭、情志饮食所伤、劳累过度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壅滞而发病。其病变过程中以本虚标实为主要表现。近年来,中医结合本病病机,通过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同时,随着中医外治法的结合应用,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治疗手段,增强了治疗效果。本文结合留灌肠疗法、药浴疗法、穴位敷贴疗法及针灸疗法等方法,就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独特疗效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保肾康片,治疗组予益肾活血胶囊口服
目的:观察自拟润肠汤对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0例患者均采用自拟润肠汤治疗,连续服用14天,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情况积分。结果:治疗后大便情况积分较
会议
目的:探讨延肾1号冲剂保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确切疗效及其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机理。方法:64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
会议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方面已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多为短期对照研究,观察期短,难以说明问题。而对于慢性肾衰竭这一慢性进展性疾病,中医的疗效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短期疗
本文分析近年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多种组合方式及其相关研究,探讨了不同组合方式的适应性与制定思路。
慢性肾衰的病位广泛,是一个多脏器受损的综合征。慢性肾衰脾肾两虚型者占多数,本研究根据脏腑相关理论和五行学说,结合临床实际,发现慢性肾衰客观上存在肝郁脾肾两虚夹浊夹瘀证型
会议
目的:通过运用中药益气祛瘀降浊方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研究,探讨益气祛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以确定为瘀浊阻滞、脾肾气虚证的
会议
目的:评估养血祛瘀排浊法(采用排毒保肾丸即大黄娥虫丸加减)对延缓慢性肾衰(CRF)2、3期进程的影响。方法:223例慢性肾衰2、3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加用包醛氧化淀粉酶胶囊5-1
会议
透析低血压的频繁发生,影响了血液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导致部分患者提早结束或中断透析治疗,降低了透析的疗效,同时加重护理负担,也降低了患者对透析的依从性,甚至导致内矮功能丧失
会议
通过利用2003~2010年我国内地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效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