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创建过程考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是民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水利科研机构,是中国传统水利转向现代水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在水利科技史以及民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华北水利月刊》为基本史料,对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筹备及成立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其中的关键事实作了考证论述.文章指出,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创建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河工试验场时期、临时水工试验所时期、华北水工试验所时期和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时期.技术专家、经费、所址和组织机构是影响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建设进程的四个关键因素.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的建设过程,既是民国时期水利界对水工试验这一新事物在技术上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民国社会对这一新事物逐渐接受的过程,反映了民国时期中西科技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文章还对该试验所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认为该试验所属于民间性质的科研机构.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试验基地作为试验区,分析不同水平年草场灌溉需水量,结合试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情况,定量评价光伏灌溉系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光伏灌溉系统适合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
采用GC/MS技术对典型血吸虫病疫区不同水期采集的1类软体生物和5类鱼体肌肉进行分析.实验发现3类二氯苯和HCB为优势污染物.CBs在软体生物肌肉中几何均值为11947.00ng/g脂肪重;在鱼体肌肉中范围为1851.00~8158.77ng/g脂肪重,鱼体CBs最高浓度出现在鲤鱼体内,最低浓度出现在鲫鱼体内;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值比较,显示该区域软体生物体内HCB含量与其他区域相当;鱼体
本文基于天津市中心城区108个典型生活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的截面调查数据,对影响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并计算天津市居民生活的节水潜力,为天津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家庭人均日生活用水量集中在80L/人·天左右,该数字与天津市水资源公报公布结果相吻合;从用水习惯上来看,马桶是否节水、每周洗浴和拖地次数等都是影响家庭用水的主要因素,此外,家庭收入高低也会对家庭用水产生
本文利用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宁夏惠农渠灌区2007~2011年水均衡进行模拟,并分析了沟水利用对水均衡的影响.研究区水平衡受引黄河水、降水、沟水和地下水等多种水源的影响,对以水稻为主的灌域上游和引水相对困难的灌域下游,沟水占灌溉地总补给水量的比例都超过了30%.以位于上游地区的第二管理所和位于下游地区的第七管理所为例模拟分析沟水灌溉对水均衡的影响.如不利用沟水灌溉,模拟得到的两个分区作物蒸散发
在探讨重力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崩塌侵蚀和滑坡侵蚀这两种主要的重力侵蚀类型,通过对其侵蚀破坏形式适当的概化,采用新的山坡单元划分方法,分别建立了崩塌侵蚀和滑坡侵蚀的受力稳定方程及解析改进计算方法.探索性地提出了再侵蚀率的概念,搭建了重力侵蚀与水力侵蚀之间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对沟槽水力侵蚀方程的修正,实现了重力侵蚀与水力侵蚀耦合模拟.应用该模型对黄土丘陵第一副区桥沟小流域进行了参数率定及模型
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与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河道内鱼类的生存条件,导致鱼类资源量锐减、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人工增殖放流是一种恢复鱼类资源量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对人工增殖放流后的鱼类行为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以香鱼为例,通过在日本大山川挡水堰下游的一段典型深潭浅滩河段内采集香鱼和底栖藻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大山川减水河段内人工增殖放流后的香鱼食性和栖息地选择偏好.结果表明:人
水体中氮和磷的长期积累后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健康.解决农村受污染河道沟渠的水体营养盐污染问题,研发适宜的吸附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摇床试验,分析了不同滤料组合在1h、6h、12h、24、48h时对TP、TN、OP、NH3-N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作为电子供体,锯末能够为反硝化作用提供碳源,同时,锯末在摇床试验过程中存在营养盐析出的问题,会导致水样中TP、TN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是两个密切联系、相互耦合的过程,主导作物的生理活动及产量形成,研究不同尺度水碳耦合关系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意义重大.本文以我国华北地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光合仪、涡度相关仪等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夏玉米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光合与蒸腾(蒸散)的变化规律,率定和验证了SMPT-SB模型在这两个尺度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育期典型日内,叶片尺度的光合与蒸腾速率,以及冠层尺度
县域城镇化空间识别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解决和面对的核心问题.基于此认识,以金寨县为例,通过自然地理格局评价、水土流失风险评价、洪水淹没风险评价、经济结构和政策制度、居民地适宜性等因子的识别而形成金寨县生态总体架构,是实施战略规划、进行土地利用调整和城乡空间格局前景评价的基础。利用社会变化因素及自然生态因素对金寨NDVI时空演化特点进行解读,可以比较全面深入的解析人地关系的驱动力变化,避免
河流中推移质颗粒的运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边缘检测技术对拍摄的推移质泥沙颗粒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泥沙颗粒的轮廓,为获取泥沙颗粒的位置坐标及计算推移质输沙率提供基础.文中首先介绍了边缘检测的原理及几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指出了各种算子的优缺点,并利用各种算子对泥沙颗粒的边缘轮廓进行提取.通过分析几种算子边缘检测的结果可知,Sobel算子在最佳阈值处检测到的泥沙颗粒数量与原图最为接近,且提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