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巴贝西虫病病例报告

来源 :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少见的寄生虫病-巴贝西虫病的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最终诊断为巴贝西虫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癌,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得出结论:巴贝西虫病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均可见病例报导,属于人畜共患病,鹿鼠为宿主,通过蜱传播。老年人、恶性肿瘤、免疫低下者为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以及贫血、脾肿大,当病变累及不同的器官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通过血涂片检查可发现存在于红细胞内的巴贝西虫。临床医师应对此疾病提高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型氨基酸类肿瘤显像剂,已经成为当前放射性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氨基酸作为细胞的代谢物,更是代谢旺盛的肿瘤细胞大量摄取的营养成分。本论文对蛋氨酸进行结构修饰,合成蛋氨酸氨荒酸盐(METDTC),并对其进行[99mTcO]3+核的标记得到99mTcO-METDTC配合物,通过生物分布实验和SPECT显像研究评价其用作肿瘤显像剂的潜能。方法:METDTC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威胁男性健康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速最快的病种。由于缺少敏感的显像剂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疗效监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然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
葡萄糖代谢显像的临床意义重大,但由于价格、显像效果等原因目前尚未获得理想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剂。另一方面,99mTc标记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剂己成为放射性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以往报道的99mTc标记葡萄糖代谢显像剂都是将葡萄糖和有机配体偶联后再与99mTc配位,形成体积庞大的分子探针,这对葡萄糖代谢有很大影响,也是造成生物评价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会议
目的:据报道,64.36%的乳腺癌患者过表达细胞膜抗原HAb18G,此抗原已证实与CD147同源,其过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及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构建靶向乳腺癌HAb 18G/CD147的SPECT/MRI双模态探针,以期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转移以及治疗评价.方法:本文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1](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
东亚钳蝎氯毒素(BmK CT)是从东亚钳蝎中提纯、筛选出的多肽,能够特异性阻断胶质瘤细胞的氯离子通道,并与其表面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结合[1-3],放射性核素标记的BmK CT多肽具有显像和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潜能[4,5]。本文将树状大分子(PAMAM)与BmK CT偶联,进行99mTc标记,并从细胞和动物水平研究标记物的生物特性。
本文纳入所有于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15岁以上的脑炎患者,并进行脑电图监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病史、治疗情况及脑电图特征(基本节律、慢波活动、β波活动、尖波/棘波、β刷).将所有患者分为有和无β刷两组,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卡方检验比价计数资料,显著性水平α=0.05.研究脑炎患者脑电图的特殊表现—β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发现β刷是有癫痫发作或抗体阳性脑炎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获得性脱髓鞘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2004年Lennon等提出"AQP-4"作为NMO特异性生物标记物,但目前"AQP-4"阴性的NMO患者越来越多,仍需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其他生物标记物来协助诊断.本文搜集并阅读近5年关于视神经脊髓炎的中英文文献,对与视神经脊髓炎相关的生物标记物进行归纳总结,除了"A
本文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感染与免疫科2011-2015年住院期间33例DMs合并DVT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33例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脱髓鞘性脊髓炎(DMs)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特点.得出结论:DMs发生DVT的临床特点不具典型性,无明显DVT典型特征如肢体疼痛、肿胀者超过50%,故易造成漏诊,所以对DMs患者应该想到DVT形成的可能,并尽早行超声等检查明确。
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SLE伴CNS损害的SLE的病例,分别从临床、影像学及治疗方面总结病例特点.SLE伴有CNS损害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运动障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SLE伴CNS损害并不少见,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文章回顾2008年至2014年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初诊为视神经疾病的病例资料,磁共振显示特征性视神经鞘病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探讨特发性视神经周围炎的临床特征、皮质类固醇治疗及短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