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冻土气候变化初探

来源 :2009农业环境科学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大同市1961-2008年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通过对大同市地面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日数及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以此来解释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40多年地面开始冻结日期呈推迟的趋势,地面解冻的日期呈提前的趋势,地面冻结日数相应呈减少趋势,累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全市各县区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但2000年以后较60-80年代有增加的趋势。
其他文献
  根据1958-2008年瓦房店站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日照年和季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瓦房店市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平均每10年减
  适宜的作物播种期是制定作物合理栽培管理方案的关键。本文在对作物模型ORYZA2000有效性验证的基础上,以北京地区为例,利用该模型结合长期的历史气候资料,对确定早稻的适宜
  本文分析了聊城市近50年来的气象资料,50年来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1℃.冬季气温升高最为明显,从1989年到2008年,
  [目的]研究无霜期演变规律,为农业风险决策,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在Escel程序支持下,采用回归趋势方程寻求霜日、无霜期历年形成的规律和变化趋
  小麦和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河南省小麦和水稻的历史观测资料,结合DSSAT-CERES小麦和ORYZA2000水稻模拟模型,分析和模拟河南省稻麦类作物在历史气候变化条件下
  在水分胁迫及其复水条件下,分别测定代表丘陵区18种农田生产类型的土壤、植株、群体水分参数,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农田尺度的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关系,研究水分胁迫与胁
  干旱是同安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本文阐述了同安区的干旱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了同安干旱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文采用冠层和叶片耦合模型(PROSAIL),利用2007年8月8日和2007年8月24日实测的扬稻6号各项参数,模拟水稻冠层反射率.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间R2大于0.97,RMSE小于0.05,
  国内外研究得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表现为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即夜间温度的升高,北方中高纬度地区是气候变暖最为明显的区域,也是冬小麦的主产区,然国内外未见夜间增温对冬小麦生
  本文利用新疆1961-2005年86个气象观测站点系统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新疆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积温期间降水的空间变化、年际变化、初终间日数、1961-1986与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