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热改小区通过改进温度调节曲线实现高效节能的研究

来源 :2016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北京某小区经过供热体制改革后,节能效果不明显,分析认为用户主动调节室温意识不强,只能通过换热站利用气候补偿器根据室外温度和调节曲线自动调节供水温度实现高效节能.通过室温记录仪先分析前二种调节方式室温变化,再经过供热理论推导实际供热调节曲线作为第三种调节方式,比较三种调节方式室温情况和能耗情况,得出采用第三种调节方式能够实现高效节能17.3%。
其他文献
针对舞钢1260m3高炉投产之初高炉、矿槽、喷煤和热风炉控制系统故障频出,严重影响炼铁生产的状况,按照现代控制系统设计的思想并结合舞钢现场实际情况,对各个控制系统提出优化和改造思路,并在每次高炉休风检修的期间分步实施,保证了炼铁稳产高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巨大.
设备状态在线诊断系统是掌握设备运转状态、评估设备劣化趋势、合理制定检修计划、优化关键备件储备的重要工具,是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先决条件,是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中中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唐钢设备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的建设进程,简要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内涵,同时结合唐钢现状描述了从人工点巡检向全面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过度的构想,完成了将检测结果向信息化系统传递的尝试,是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深度融合实现设备
当前钢铁工业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全流程产品质量管控系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从全流程质量管控系统的定位、数据采集、功能设计以及系统架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当前的组织模式下,各工序相互独立,除了统一的计划信息以及部分尺寸检查信息外,各工序过程参数也相互独立,为了实现产品全流程质量监控,必须解决各工序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并要在各工序之上建立统一的全流程过程数据管理平台。在实
办公用品是河钢集团承钢公司(简称承钢)广泛使用的辅助耗材.使用范围之广,耗量之大.曾为公司厂办公室统一控制审批.自加大市场对应力度以来,所有与市场直接相关的子公司与部门由市场部管理.从此形成了审批的并行机制,本文论述了此工作流程的实现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对承钢公司办公用品请购清单审批流程的实现,体现了简易工作流方法在业务流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加速我国工业本进程的强大动力,如何成功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也成为了当今各大冶金企业面临的技术性挑战.河钢承钢作为钒钛产品的先进代表,这些年十分重视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各生产岗位上的研发与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河钢承钢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实施与应用.承钢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属于大型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数据完善的管理各
企业集团通过信息化管理进行集团化运营,实现统筹集中上游生产资料采购,统筹企业市场化营销和渠道整合,统筹上下游物资配送的智能管理调度,统筹集团企业的资源和资金分配。集团各内部管理系统与互联网智慧工厂在线解决方案的系统平台的充分融合,信息化管理中心将为企业集团实现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规范管理,最大化地实现管理队伍的纯洁,避免腐败滋生,保护干部。钢铁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提升的需要。企业发展最迫切的就
在科研院所中率先进行了科研院所用能系统的能耗在线监测及能效的在线评估工作也为以后用能系统的节能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能耗监测平台,可以得到耗能的重要数据,从中发现该既有供热系统存在以下问题:设备选型匹配不一,设备运行效率较低.这既与原始设计有关,也与后期运行管理相关.这是因为有效的运行和维护技术是保障用能系统运行可靠、安全和高效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这要求必须扭转国内的“重设计、轻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钢铁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竞争将更加残酷.面对新常态,如何运用互联网+提升营销管理水平是钢铁企业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建立一个"快速、透明、稳定"的以营销业务为核心的管理平台,能够拓宽客户资源渠道、拓展营销模式,实现所有销售订单高效运行,满足业务层、管理层、决策层管控需要.系统的上线,突破传统的管理思路,建立了手机和互联网终
针对目前规范及一些技术资料中关于换热站面积的限制规定,提出个人意见,认为供热面积与供暖效果、节能效果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控制供热半径、供热管路长度在合理范围内即可;规范及相关资料中应取消对供热面积的限制规定,而代之以对供热半径、供暖管路长度的明确规定。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创建区域供暖系统理想动态模型,并结合系统运行数据和经验,修正此模型为实际动态模型.实际模型可用于系统特性分析、控制策略仿真和能耗评估等.为降低系统能耗,利用自由热和室内温度补偿成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区域供暖系统实际动态模型的创建为控制策略仿真创造了必要条件。运用数学模型的开环实验对供暖系统固有特性进行分析,为系统控制提供了必要依据。充分利用供暖系统自由热(太阳辐射和室内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