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半城市化现象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来源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研究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在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多种动力的复合作用下,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似城非城"的、传统城市化理论无法解释的过渡性地域类型.文章以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苏南地区县级市常熟为例,探讨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特征、驱动机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在该地区发展必须关注乡村居民点的整合、强化乡镇企业集中入园的引导、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等措施,加强对这类地区建设用地的引导.
其他文献
一、引言rn铱星(Iridium)卫星电话系统是一项革命性、创新性的技术发明,其慨念的提出要早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全球覆盖的时间.Iridium系统最初考虑在近地低轨道部署77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的特点和内涵,作为一种跨越式发展模式对推动滨海旅游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圳东部滨海地区长期以来受到保护性发展,如何寻求发展与保护的良好
会议
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该类地区演化的主要趋势,人口分布在城镇空间上的重新优化组合,引导区域城镇群体空
会议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不断抵御、抗拒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减轻自然灾害.在防震救灾工作中,以卫星为主的空间力量的广泛应用对灾前准备、救灾期间和灾后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
从都市圈具有阶段性更替规律的发展轨迹视角分析了空间扩展过程与动力机制的相互关系,认为影响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是由区位、资源、历史组成的基础作用力,产业、交通、人文组成
会议
区域城镇空间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结构演化与功能转变受诸多因素与条件的支撑与制约.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城镇空间是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因素
会议
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空间整合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中原城市群发展形势良好,被认为是我国将形成的十大城市群之一.
会议
J’ai eu l’occasion de trouver un certain nombre d’Hym?nopt?res Crabroniens r?colt?s en Chine, dans les collections qui m’ont ?t? pr?t?es pour d?termination
本文通过对部分省、自治区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进行回顾,发现在规划的协调性、实施的可操作性、编制的科学性和内容的时代性四个方面,本轮规划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
介绍了我国电子地图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强调应加强企业竞争力、强化政府监管、实现资源共享等措施以促进导航产业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