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锌矿床控岩控矿特征初探

来源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屋矿床位于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境内,为中型矽卡岩型铜锌多金属矿床(拉屋详查报告,2013).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中段,纳木错-嘉黎断裂以南的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带.西藏成矿带整体上可以分成班公湖-怒江成矿区与冈底斯成矿区两个一级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冈底斯成矿区位于南部,又可进一步进行划分为3个成矿带:①班戈-那曲铜铅锌成矿带,②申扎-旁多铜银铅锌金成矿带,③日喀则-墨竹工卡铜铁铅锌金成矿带.其中拉屋矿床位于申扎-旁多Cu、Ag、Pb、Zn、Au成矿带中(何国朝等,2009).
其他文献
Li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通常以微量元素的形式存在(Garrett,2004).Li在硅酸盐熔体中属于中等不相容元素,在流体相中属于强烈不相容元素,具有强烈的流体活动性(Ryan et al.,1987).Li有两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自然界中相对丰度分别为7.52%和92.48%,其相对质量差达16.7%.Li同位素组成通常用δ7Li来表示:δ7Li=[(7Li/6Li)样品/(7Li/6L
滇黔桂“金三角”是中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矿集区,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由于印支-燕山期的碰撞造山活动使得该区岩浆热液活动频繁.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超大型卡林金矿床,如紫木函金矿、太平洞金矿、水银洞金矿等.其黄金远景储量超1000吨.长期来,地质前辈们围绕卡林型金矿的矿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极大的促进了矿床学的发
云南金顶铅锌矿是亚洲第四大锌矿床,其铅锌的控制储量达1500万吨,锌和铅的平均品位分别达6.08%和1.29%,同时镉、铊、银、硫、锶的储量也颇具规模(云南地矿局,1984;薛春纪等,2002a;Leach et al.2005).闪锌矿和方铅矿作为主要的矿石矿物,对研究矿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过去对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白嘉芬等,1985;叶庆同等1
滇中轿子雪山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云南、贵州、四川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内带(He et al.,2006;何斌等,2006;焦扬等,2014).该区因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分布零星,且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矿(化)点,过去并未过多的引起地学工作者关注.本文以2016~2017年在该区开展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舒谷福)为依托,对区内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开展了初步研究,取得些许认识如下:轿子雪山地区出露二叠系
西藏绒布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北部,在构造古地理上属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表现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特征(熊国庆等,2011).桑秀组火山岩是西藏绒布地区一带地质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喷发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以玄武岩为主要岩性.通过对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及剖面测量采集的玄武岩样品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笔者对桑秀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康雄金矿床位于西藏仁布县康雄乡,南西西距仁布县城约25km,是近年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附近揭示出的又一大型金矿床.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较为特殊,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和冈底斯构造-岩浆带(潘桂棠等,2006)的结合部位.除第四系外,矿区出露的地层包括构造混杂堆积的宋热组(T3s.)和代表冈底斯南缘早白垩世沉积的比马组(K1b).宋热组在矿区附近出露的岩性主要为变石英砂岩、变砂岩
东坪大型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冀北地区,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首次在碱性-偏碱性侵入岩内发现的.矿床受东西向的尚义-崇礼-赤城深断裂及其次一级网状剪切构造所控制,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内部及其外围中太古界崇礼群变质岩中.近年来在矿区东部转枝莲矿段钻孔深部发现似斑状花岗岩体,呈NEE-SWW方向脉状侵入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张国瑞等,2012)比水泉沟碱
众所周知特提斯成矿带内发育世界级规模的巨型斑岩型铜矿带,同时也是一条世界级铅锌矿带,自西向东依次发育Taurus铅锌矿带(土耳其)、Sanandaj-Sirjan铅锌矿带(伊朗)、Lasbela-Khuzdar铅锌矿带(巴基斯坦)、藏北铅锌矿带(中国)和“三江”铅锌矿带(中国-缅甸-老挝)(Spurlin et al.,2005;张洪瑞等,2010;董连慧等,2015).东南帕米尔位于该带中部,1
努日位于北冈底斯陆缘岩浆弧与雅砻藏布结合带,紧邻喜马拉雅板块北缘.区内最重要的构造岩浆活跃期是在燕山期.区域地层仅保留新生代和中生代.区域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岩浆弧,侵入和喷出活动强烈、频繁,形成的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斑岩、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区域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有四个较大断层带,断裂早期为左行韧性走滑剪切,晚期断层北盘
宗卓组是西藏煤田地质队(1957)首先创立的代表晚白垩世的一套沉积混杂堆积岩,藏南上白垩统宗卓组(K2z)发育于特提斯沉积北带,大致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南侧,北部同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以逆冲断层接触,宗卓组与下伏甲不拉组呈不整合接触(钟华明等,2004).宗卓组地层特征是其发育大量岩块,藏南宗卓组混杂堆积中震积岩巨大岩块十分醒目因其规模宏大(周志广,2006)。所含岩块巨大岩块主要分为原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