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究发酵床结合网床养鸭模式在舍内环境控制的优势。[方法]比较分析了发酵床平养、网床架养和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3 种养殖模式对鸭舍内空气环境质量以及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解决规模化肉鸭生产中粪污影响鸭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发酵床结合网上养殖新技术,并利用研制的可移动网床下发酵床翻耙系统比较分析了发酵床平养和发酵床网养对舍内空气病原菌浓度和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鸡蛋在盛夏室内自然条件下,不同贮存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外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随着存放时间(0~25 d)延长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分别在1.70×104~4.69×105 CFU/g 和 0~9.5×107 CFU/mL 之间.鸡蛋外壳大肠菌群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不断增加,在第15d 检测时数目明显减少,第25 d 减少更加明显.
根据鸡瘦素受体(LEPR)基因编码区序列(GenBank:NM_AB033383)设计并合成2 对引物,以肝脏cDNA 为模板扩增出鸡LEPR 胞外域两段成熟肽cDNA 序列.然后将这两段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RSET-A 的BamH Ⅰ 和Hind Ⅲ 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LEPR1 和pR-LEPR2)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DE3).
本文旨在探索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向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 stem cell,SSC)分化过程中关键lncRNA 及靶基因,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为ESC 体外向SSC 诱导分化体系提供新的依据。以RNA-Seq 技术对鸡ESC、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和SSC进行测序与分析,筛选出显著性差异以及特异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家鸡上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体系,实现目基因的定点敲除,为后续家鸡基因编辑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基于NCBI 数据库提供的CDS 序列克隆C2EIP(chr2,Expression In PGC,C2EIP)基因全长,并根据基因序列中APM 的位置设计特异性gRNA1,gRNA2 和gRNA3 并构建cas9/gRNA 载体;将设计好的cas9/gRNA 转染状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参与调控鸡雄性性原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以期提高雄性生殖细胞的体外诱导生成效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化的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s,ESCs)、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和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利用Microarray、RNA-seq
[目的]探索家鸡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脂代谢相关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完善体外诱导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度较高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ESC)、原始生殖细胞(primitive germ cells,PGC)和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C),提取细胞总RNA.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巨大芽孢杆菌1259(BM1259)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其排泄物中氨氮的影响.选用576 只300 日龄健康、产蛋率差异不显著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 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16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BM1259 制剂100、150、200、250 和300 mg/k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b、Cd 联合暴露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常规品质和鸡蛋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饮水对120 只40 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铅(100 mgPb/L)、镉(50 mgCd/L)单独和联合(100 mgPb/L+50 mgCd/L)暴露8 周。
采用肌球蛋白ATPase 碱孵育法研究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21、25、27 胚龄和出雏后7 日龄时腿肌腓肠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早期,两个品种鸭腓肠肌的肌纤维直径、横切面积、密度均不存在品种差异,仅存在显著的胚龄效应; 腓肠肌肌纤维类型可被分成快白肌、快红肌和慢肌三种,快白肌比例最高,胚胎后期到出雏早期,鸭腿肌腓肠肌存在由快白肌纤维向慢肌肌纤维转化的趋势。本结果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