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2003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电视内窥镜介导下通过微创切口以常规手术器械实施甲状腺叶切除术。 方法:于胸骨切迹上自然皮纹处切取小切口(切口长度25mm),置入0°4-mm鼻窦内窥镜为介导,在直视下或电视摄像指引下以常规手术器械完成右甲状腺叶切除术。 结果:以此方法对两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施行手术,一例术中取出右甲状腺叶加峡部,另一例术中取出右甲状腺叶加左甲状腺多发结节。手术分别耗时2小时和2小时45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是50ml和30ml。切口以4-0丝线行表皮下连续缝合。术后第二天拔除引流胶管,第五天伤口痊愈拆线出院。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以电视内窥镜为介导可用常规手术器械通过小切口进行手术而达到微创目的,手术安全、切口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收治的85例确诊的SARS患者的肾损害情况总结分析,并通过对肾功能的检查,研究SARS病人缺氧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肾损害的发生机制等.
本文对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5例SARS患者的胸部X线改变变化特点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等.
本文通过监测肺力学,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肺组织和BALF中部分相关指标以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探讨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
本文首先分析了SARS病毒感染后心血管危急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临床主要表现与体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SARS救治中心血管危急症的救治措施等.
本文就作者收治的传染性及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及动态观察,并分析其变化和临床意义,对其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介绍SARS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基本依据,详细介绍了胸部X片特点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SARS的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应用及无创通气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急救中心的作用与应急系统的关系,研究急救中心的建设,包括急救通信建设,急救运输建设和急救医疗建设.
本文仅就在院前急救范畴内,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加强组织管理应急处理,快速救援转运,消毒隔离和防止交叉感染等进行必要研讨.
作者对41例在本院确诊的SARS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了分析统计,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SARS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
为进一步探讨SARS死亡原因,本文选择了14例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对这些患者的疾病进程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氧合指数以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