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摩擦-动力应力模型数值模拟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多项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同时考虑颗粒和颗粒之间瞬间碰撞作用(瞬间接触)和非流化下颗粒滑动和滚动运动产生的颗粒半接触作用,即同时考虑颗粒动力应力、碰撞应力和摩擦应力的作用,推导具有普适性的固相动量守恒方程,建立高颗粒浓度气固两相流动模型,对喷动床内气体颗粒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床内流化过程经历了稳定喷动流化到聚式流态化。适当的床高及进口速度有助于形成稳定喷动。
其他文献
研究了D类粘性颗粒石蜡在粘性变化情况下由正常流化到死床的粘结行为,实验表明,第一个阶段是速度较慢的粘结核的形成及长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速度很快的形成粘结块及死床阶段。对粘性大颗粒结团的早期预报进行了分析,发现:小波分析特征向量的分量不能随粘结情况的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平均压降法和标准偏差法来预测粘性大颗粒的早期结团在压力测点选择正确后具有适用性,但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值变化量来界定粘结的开始。
本文采用了双流体模型对JPL 喷管中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喷管中气相与颗粒的相互作用规律及颗粒运动规律。所开发的一般曲线坐标系下二维轴对称可压缩双流体程序,对气相求解N-S方程组,颗粒相求解Euler方程组,两相通过源项耦合。对JPL喷管内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程序的合理性。研究了喷管中具有不同颗粒质量载荷以及不同直径颗粒时的气固两相流场。
采用并联蒸发器作为传热元件, 并联冷凝器作为散热部件, 建立了包括热量收集、传递与排散的机械泵驱动两相回路集成试验系统(MPTCS),并对该系统的热启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长程毛细管结构的蒸发器对分布式小热源进行集热时,在冷工况、低热流密度的情况下会出现蒸发器阶段性形核沸腾蒸发,并且上游过热液体形核沸腾后会导致下游出现干烧现象。2)在该MPTCS系统中,并联蒸发器相同热量同时启动是
通过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发现,段塞稳定性理论在预测高粘度液体的段塞流转换时出现明显偏差,主要表现在对临界液层高度和临界液相表观速度的低估。通过对液塞单元内部流动的分析,提出定性地采用层流关系式来表达Taylor泡和液相流速的关系。理论预测和实验的对比表明,修正的关系式对于高粘度液体适应性较好,而且相对于原来的理论,段塞流转换临界条件的预测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定量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与R141b(HCFC141b)水合反应物间界面张力的影响,用拉脱圆环法系统测定了常压0~20℃内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与R141b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常压8.4~20℃内它们之间的界面张力。研究结果表明,R141b的表面张力略低于同温度下二次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的1/3;一定温度下存在一个质量分数使R141b液体与该质量分数的SDS
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为水合物的生成提供了天然的温度条件,也为水合物法节能开发高寒地区湖盐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提出了水合物法开发高寒地区湖盐的新方法;以van der Waals-Platteeuw模型为基础,利用Pitzer方程与杜亚和与郭天民提出的三参数方程分别计算电解质溶液中水的活度和Langmuir常数,预测了饱和NaCl溶液中HCFC141b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利用环境
实验研究了流速、过冷度以及表面微结构状况对芯片表面沸腾换热性能以及临界热流密度(CHF)的影响。模拟芯片为10mm×10mm×0.5mm的硅片,表面用干腐蚀方法加工方柱微结构以强化沸腾换热。方柱微结构边长为30μm, 高度分别为60、120和200μm。测试流速分别为0.5、1与2m/s,过冷度分别为15、25与35K。结果表明,采用强制对流和强化换热面相结合技术显著提高了芯片的沸腾换热性能以及C
本文分别采用大涡模拟(LES)气相湍流、颗粒动力学方法考虑颗粒相碰撞产生的动量和能量传递和耗散,颗粒脉动导致能量的耗散采用颗粒相大涡模拟方法(LESp),建立了气体-颗粒LES-.-LESp双流体模型,通过对气相和固相同时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提升管内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特性。
建立梯度磁场作用下气固两相流化床内颗粒运动二维模型,利用离散颗粒法与欧拉法耦合求解,比较了有无外加磁场对含磁性与非磁性混合床料的流化床内颗粒运动特性的影响。引入竖直方向梯度外磁场后,有助于抑制大气泡的产生,降低床层膨胀高度,减小床层压降脉动,有利于流化的稳定。但同时也发现磁颗粒限制了部分非磁颗粒运动,扩大了迟滞区域。
采用离散颗粒法数值模拟二维矩形流化床内直径1mm的颗粒在外加竖直振动力下流动特性。通过改变振动参数(如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进气速度,研究参数变化对床料颗粒运动的影响。引入竖直振动场有利于消除反应器内颗粒滞动区,增强颗粒运动和颗粒间相互作用。提高反应器振动强度,有利于消除底层偏流使底层颗粒浓度径向均匀化,降低床层压降。提高振动频率有助于改善颗粒流化形态,增强颗粒脉动运动。提高振动强度和振动频率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