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 800万亩左右,占全国面积的5.3%,西部面积的16.7%,总产突破650万t,居全国第八位。目前,消耗量大约年平均1 200万t以上,约占全国总产的10%以上,居南方各省、市、区之首。其中,饲料生产用量590万t,酿酒用粮600万t(包括部分高粱和小麦),其他用粮150万t,玉米缺口约450万~500万t,预计到2020年缺口将达1 500万t以上。因此,长期以来,四川省实际上是缺乏以玉米为主的饲料粮。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进行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然后邀请专家以参与式学术研讨的方式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对不同生态区的限制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结果显示。干旱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也是玉米科研最优先的研究领域。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是近期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领域。
1.转基因育种的意义转基因(Transgene)是通过基因转化技术导人受体细胞的外源基因。转基因育种是将含有转基因的转化体植株经过一系列常规育种程序加以选择和培育,最后选育出有生产利用价值的新型作物品种。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取得最佳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自1996年国务院发布《质量振兴纲要》以来,产品质量逐渐上升为各部门工作的重点。
自1999年以来,参加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的品种必须对在未来可能推广种植区域中重要病虫害的抗性进行鉴定与评价,以期在品种被审定前,比较客观地掌握品种的抗病虫水平,避免生产中因某些感病、感虫品种的推广而导致病虫害的突然暴发,造成巨大的生产损失。目前每年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数十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定的玉米新品种数百个,一些具有较高生产潜力的品种推广速度十分迅速。
从1859年达尔文“物种的起源”巨著的出版,到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在解码生命奥秘的同时,先进的生命科学理论不断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孟德尔一摩尔根遗传理论的建立,是人类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理论基础,那么20世纪后半叶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
1.品种区域试验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投入产出回报最高的特殊生产资料。一个新品种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离不开区域试验鉴定这一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五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省级审定或者国家级审定。第十七条规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其种子不
通过对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的分析,剖析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对新类型种质资源创造等方面的育种技术和思路,并对甜玉米的生产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研究以4个分别代表我国北方温带玉米四大优势群的自交系(黄早四、Mo17,B73和丹340)为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对来自5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地理族的25个自交系进行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根据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研究这些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4个测验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群体Suwanl、POP28的自交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较高,5个自交系的平均产量
1.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自从有农事作业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改变着物种。从野生植物到农作物,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20世纪初孟德尔遗传规律被广泛接受并得以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育种”才得以实现。但随后的100年间,使品种改良得以实现的基因变异、重组、累加,主要是在“种”内进行的。转基因技术的重大贡献在于,改变一个品种所需要的优良基因的来源,不再局限于种内的其他优良品种或种质资源,可以到任何其他物种中去寻
植物育种工作,简单地说是在人工创造的或自然的植物异质群体中进行不断地选优汰劣过程。因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试验设计,以合理安排各种当选材料(以下统称为“选系”),做出正确的比较。一般地说,在一个育种周期的开始,往往选系很多,而每一选系的种子(或种薯、种蔗等)较少,难以进行重复试验;以后,随着育种工作的进展,选系数目因逐年淘汰而逐步地由多变少,每一选系的种子数量则因逐年繁殖而逐步地由少变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