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其运动自信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和朋友支持的调节作用

来源 :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根据自我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后的主观体验,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指标,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较好的自信会促使个体对生活状况的感知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产生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多发,多数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的隐患,而且体质下滑严重,其中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或多或少受到其运动自信影响,运动自信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自我效能并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运动自信.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及学生体质测评方面积累了大量复杂的数据,面对如此巨大的数据资源,很多体育教育者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而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潜在的有用信息,它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于得到多个学科的精髓,被孕育为具有潜力的蓬勃发展的技术.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大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高度重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改善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其中对初中学生的关注更为明显.由于初中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初中阶段的他们,身心皆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该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对于成年后的体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体育的认知,是对体育特有的价值属性的稳定观念.同时又是运动个体和体育之间关系的诠释.体育价值观的表现形式随历史变迁有所区别,体育价值观具有持久稳定的效应,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均影响其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体育价值观对个体体育态度及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教养、人格和体育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优化独生子女锻炼行为有导向作用.
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一方面是父母对其学习的殷切期望,一方面又要面对身边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需要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和认知选择,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至关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好的学生课堂表现优秀,课内外作业积极完成;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出众,同学关系和谐.反之则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喜欢与同学交头接耳,作业无法完成,学校和家庭表现较差,常发生与同学争吵等行
在当今社会,儿童使用书包携带书籍、餐具、学习用具已经较为普遍.目前许多研究认为儿童肌肉不适(肌肉疼痛、抽筋、麻痹、无力)(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s,MSD)与书包存在着关联,MSD与儿童负重状态下身体姿态的改变存在关联,负重状态下的身体姿态变化是导致儿童MSD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书包过重会造成儿童非特异性颈部、肩部、背部疼痛以及身体姿态不良等研究的热度正在
1研究目的本研究试图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13~15岁1800名农村留守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调查问卷,初步找出影响农村留守学生体质健康的部分因素,以期为政府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坚毅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其代表的是一个人能够长期坚持完成某件事情的优良品质.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和技能是否能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该研究在于阐释大学生责任感对其坚毅品质的正向预测作用,检验大学生责任感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与坚毅品质、责任感与坚毅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责任感与坚毅品质的中介作用,从而揭示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责任感对其坚毅品质的作用机制,为培养
近些年,随着国家关于全民体质健康及全民健身文件的不断颁布,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正在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体育的育人功能无可厚非,其健身与健心功能更是受到人们的不断认同.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与关键时期,体育锻炼更应当在此时发挥其作用.如何提高和改善中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能够增进身体健康,自尊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印发,标志着“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儿童体质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儿童的体质健康是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感统训练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相关研究发现,感统训练可以促进成儿童的脑部神经系统发育,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差,学习不良,胆小害羞及进攻性行为等问题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16周感觉统合训
本研究通过设立对照实验,比较进行长期规律有氧运动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大学生患者于传统康复训练的大学生患者在术后行动能力以及不良情绪上的差异,旨在探究长期规律有氧运动在大学生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实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