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薄竹生产工艺

来源 :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色薄竹是将水溶性染色剂在一定条件下,对刨切薄竹进行染色处理,使之具有所需均匀颜色的产品。染色是改善竹材视觉效果和提高竹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本文根据国内外技术成果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对彩色薄竹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薄竹刨切主要生产工艺、薄竹染色关键处理技术和彩色薄竹复合加工工艺等,对彩色薄竹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彩色薄竹是一种优良的装饰材料,可用于家具或人造板贴面,制造成各种装饰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以过氧化甲乙酮为引发剂,通过平板模压成型制备了竹粉/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与竹粉粒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含量(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以30-40目竹粉为例,纤维含量从30%增加到50%,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模量分别提高了92.1%、114.2%与89.9%;但当纤维含量增加到60%时,复合材料的强度则显著下降。与20~30目的比较
苄基化改性木材是使木材具有热塑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苄基化还可以改善木材的抗水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为进一步探索木质纤维材料苄基化的工艺条件和产物性能,本文研究了纸浆纤维、微晶纤维素、脱脂棉纤维、木纤维等几种不同材料的苄基化,反应中将冷冻润胀等前处理方法引入到苄基化工艺中,并用X-ray、X射线衍射仪、X4显微熔融温度测定仪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和热塑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苄基化活性也有着明
本文以三种不同尺寸大小的红麻秆碎料为原料热压制得无胶板,探讨了不同碎料大小对红麻秆无胶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不同碎科尺寸的碎料板胶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制板工艺条件下,当红麻碎料的粒径小于0.45mm时,红麻秆无胶板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本文以木纤维和聚乳酸为原料,采用混炼挤出工艺制作了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利用热分析仪对木纤维进行热重分析,探索最佳的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温度,分析了纤维质量分数、以及纤维改性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最合适加工温度为160℃左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利用8%碱液处理、3%偶联剂以及二者共同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力学
本文采用酚醛树脂作为竹碎料表面处理的改性剂,进行了竹塑复合材主要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加入量为3.8%,竹碎科与废塑料的混合比为4:1,热压温度为196℃,竹塑复合材可取得最佳的物理力学性能。
本文以苎麻秆为原料,采用普通热压法和喷蒸热压法研制无胶碎料板,探讨了无胶碎料板的密度与物理力学性能(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关系,对两种工艺条件下无胶碎料板性能进行比较,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胶合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本研究采用两步法工艺:先用马来酸酐溶液处理落叶松单板,使其与木材酯化接枝;然后再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乙烯基单体树脂液浸入木材,使其在木材内热引发聚合固化,制备落叶松单板塑合木。结合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不同工艺制备的落叶松塑合木及其素材尺寸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工艺制备的塑合木与其素材相比,24h吸水厚度膨胀牢降低68.38%,24h吸水增重率降低36.16%;与一步法相
本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竹粉进行表面改性,制备竹粉/PVC复合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SEM进行表征,并研究偶联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改善复合材料中竹粉与PVC间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本文研究了蔗渣-木材纤维混合比对蔗渣-木材复合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出具有良好性能的蔗渣-木材复合中密度纤维板:蔗渣-木材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的静曲强度(MOR),静曲弹性模量(MOE)与蔗渣、木材纤维混合比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蔗渣与木材纤维比为0.9:0.1时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好;混合比为0.6:0.4.时内胶合强度(IB)最小,吸水厚度膨胀率(TS)也较
本文通过对中外卷草纹样研究分类,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形库,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成技术,可以在家具零件上雕刻出所需的卷草纹样图案,实现了卷草纹样在家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中应用的全过程,这为传统图案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