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人工岛施工期监测技术方法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浅海人工岛建设对滩海海洋环境动力边界的变化规律,掌握施工进度,提前作好监测和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满足使用要求,有必要进行人工岛施工期监测。文章就监测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地震AVO(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平面波理论的Zoeppritz方程,但是,即使精确的Zoeppritz方程也是用平面波对现实世界的一个近似。研究结果表明,在近临界角处柱面波模拟结果相对于平面波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地震数据。本次研究借用Hasse(2006)对球面波进行一个柱面近似,研究了第Ⅰ类AVO的反射P波反射系数变化趋势,分析了球面波的AVO响应特征,并总结了球面波形成机
本文开展了对接地源短偏移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方面的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地电模型,得到不同偏移距情况下电磁场响应特性,分析了短偏移和长偏移瞬变电磁法的不同特性。
本文主要是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S变换对一些实际的地震资料进行时频分析处理。在利用地震映像探测溶洞时,时间剖面上反应的异常不明显或者异常规模难以确定,而S变换时频切片可以比较准确地判定异常位置、规模及其埋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用S变换时频分析结合地震记录来达到更好的岩溶探测效果。
航空重力测量测线网平差的主要内容是交叉点平差,而交叉点平差问题是一个系统误差补偿问题。在补偿系统误差的两步处理法中,本文引入了莱达准则和抗差M估计对交叉点不符值中的粗差进行处理,并采用模拟数据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海潮改正是时变重力场改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GOCE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海潮效应,分析不同海潮模型对重力梯度观测数据和重力场低阶位系数的影响差异,为GOCE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预处理提供参考。
通过绝对重力测量控制整个大理地区的相对重力测量,得到高精度、可靠的动态重力变化数据,用以研究红河断裂北段的断层活动。利用绝对重力值做为约束对大理重力网的重力数据进行了处理,并讨论引起该地区重力变化结果的原因。
本研究利用2002年-2009年的卫星遥感资料(SABER/TIMED)的温度剖面数据,提取了可以反映重力波活动的垂直尺度在2至10km的中尺度温度扰动,通过分析扰动值分布特征随季节、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变化,分析了中层大气重力波的整体分布,并讨论了地形因素对重力波分布的影响以及重力波随季节的整体变化特征。
利用中国区域五个台站—北京、泰安、郑州、厦门和广州的2004年11月GPS实测数据对NeQuick模型的电离层修正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对比修正精度,同时对Klobuchar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精度对比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于Klobuchar模型,NeQuick模型在中国区域具有更高的修正精度。
地震海洋学研究主要是利用已有的海洋反射地震资料和物理海洋资料的结合以及少量专门采集的物理海洋与反射地震联合观测数据,目前己经能够对水团边界、海洋锋等物理海洋现象进行成像。但是,目前的地震海洋学研究大多数并没有考虑海水独特的性质对于物理海洋现象研究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由此,地震海洋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对不同的物理海洋现象加以分析,在基于或者改进原有的和建立新的用于地震海洋学解释的理论基础上,对原有的
利用2009,2011年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完成的OBS调查航次实测剖面的地震数据,建立起西南次海盆北部陆坡区的P波速度结构,为南海大陆边缘深部结构的讨论提供新的地球物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