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本义》补诠

来源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文心雕龙本义》所涉词义、句义未详的4处及无由可知的1处,运用书法学、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来解读。《文心雕龙本义》,是陈拱先生的一部巨作,其义理阐释部分异常引人入胜,然作者陈拱先生在该部巨著中写下了20余处"未详",使人对其严谨的治学态肃然起敬.笔者不揣浅陋,对《文心雕龙本义》中"政序相参"、"哀者偯也"等词义、句义"未详"之处详加考索,以期对理解《文心雕龙》原文本义提供参考.本文所解,与众家皆不相同,若为正解,既可还《文心雕龙》本来面貌,又可正《汉语大辞典》等辞书援引此字之误,即使非为正解,亦可为学界提供一条线索,继续对此语义之探索。
其他文献
"近代"(modern),是与传统(tradition)对立的概念,然而却把近代文学划归到古代文学教研室;"当代"是同时代的,然而却把与当前时代隔膜的"文革"之前的文学划归当代.因此,中国文学的近代、现代与当代的历史分期必须重新划定.中国文学真正进入近代的时间不应该从鸦片战争而应该从甲午战争开始,从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其文学形态可以说是前五四的现代热身.五四文学真正将中国文学推向现代,到1949
所谓区域机制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区域分化过程之中,在特定时空的区域内形成的文学机制.文学机制不同于文学制度、文学体制这些在文学运动之中生成的刚性构成,而是具有刚性与柔性的双重构成,并且在文本书写、文本传播、文本接受三个环节的循环之中形成动态的机制整体.事实上,文学体制不过是文学制度得以实施的现实体系,较之文学制度的固化,文学机制能够以柔克刚,在突破稳固难变的制度性制约之中随机应变;而较之文学体制的僵化
民国文学的肇端是南社及其文学创作.要理清这个问题,可以从南社的知识分子群体构成、南社与民国的肇造、南社的文学理念和创作、南社与"五四"文学的关系等方面谈.分析了“民国文学史”书写的起点问题,认为民国文学的肇端是南社及其文学创作,以南社知识分子结构为中心,兼及现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史上,南社都是若隐若显。那么,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尤其是国共两党关系的微妙变化,对“
延安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它已突破延安文学研究本身的限制,而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深入认知和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世纪以来延安文学研究在延安文人、延安文学观念、延安文学形式变革和延安文学制度及其形成机制等四个层面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新进展,已然成为未来延安文学研究无法回避的深度存在,值得学界给以认真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
现代女子问题在五四新文化风潮裹挟下得以全面展开,五四文学以极大热情参与了对这一问题的构建,产生了一批有关女子问题的叙事文本.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可以考察五四作家的女性观,追问五四新文学、文化的现代性诉求,并进一步了解五四女性的历史生存境遇.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它更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人”的解放的运动中,新文化人通过对晚清以来女子问题观念的整合和超越,站在科学和民主的思想立场上,进行了轰轰烈
南京大屠杀叙事的基本动因和姿态是"告诉世界"."告诉世界"的方式受民族立场、时代语境、作家身份等因素的影响.位置、态度与时代性的遇合,使得民族国家观念的表达显得繁复而歧异.抗战与冷战时期的小说围绕战争与男人展开,倾向从"大屠杀"的角度叙述日军暴行;新世纪的小说则围绕战争与女人展开,偏好从"强奸"角度构设故事.中国作家的大屠杀叙事存在整体民族主义和阶级、政党民族主义的区分;日本人的文本着意嘲弄、瓦解
奇,作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关键词具有某种异端色彩,从而与权力话语构成复杂的关系."奇"义演变至《文心雕龙》,作为孔子追随者的刘勰凭借对"奇、正、诡"的辨异及语用,表明他的"坚定":试图用一部"体大思精"的文论著作来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与此同时,作为文学家的刘勰,面对"新、奇、异"的文学之美时,又表现出对文化秩序及话语权力的"游移".剖析刘勰的坚定与游移,不仅可以厘清"奇"关键词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奇妙
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阐释"文以载道"的内涵,认为"文"与"道"都具有本体性, "文"指原发于自然的"错画", "道"指原发于自然的对于宇宙人生规律的把握.不能将"道"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政治、唯心论与题材内容."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学的建构,体现着文学对于生活的美好想象.强调文以载道,不是否定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文以载道只是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文化根性,有关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部分,还需要专门
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浠水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参加政治活动多年,40岁后,才逐渐走上学术之路.著书十余种,三百多万字.一般讲来,徐复观主要是以思想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熟识,但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也是用力颇深且成果卓著.他起初以治思想史为职志,后因缘巧合,在东海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主任时,无人愿意开设《文心雕龙》的课,只好
本文怀念了两位著名的文学学者,一位是复旦大学的王运熙先生,再一位是台北师大的王更生先生.他们都是著名的专家教授,是著作等身、桃李遍天下的大学问家.回忆了与两位学者的相识与相处,表达了对王更生先生的哀悼之情,和对二位学者学问卓拔、高洁品格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