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艺术体操动作识别与评价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艺术性较强的女子竞技体操项目。随着艺术体操的发展不断深入,一些现实困境逐渐浮现在其评判工作中。艺术体操作为一项表现难美型的运动项目,其动作的识别与评价是艺术体操评判的重要工作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艺术体操动作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艺术体操评判工作较难开展,众所周知,在艺术体操比赛中,裁判员的打分都是根据既定的标准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打分评判,这不仅要求裁判员熟练掌握赛事规则,更要求裁判员在评判过程中长时间保持极高的注意力、准确的评判意识和较好的体力。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辅助艺术体操的评判工作对体育赛事和艺术体操日常教学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智能化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人脸识别技术、生物信息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技术,姿态识别等技术愈发成熟,被广泛应用到目标追踪、图像识别等领域。动作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视频监控和安防、环境监测、行为分析和体育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体育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郭汉,宋耀伟,张森木等人,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构建了系统、完善的虚拟现实教学技术框架,并且对框架的各个步骤实现途径作了详细的分析,为计算机视觉的虚拟现实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高亮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运动员错误动作识别模型构建及仿真》一文中,把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到南拳运动员的训练中,对南拳运动员的高空腾飞错误动作进行识别研究,构建了南拳高空腾飞错误动作识别的模型。虽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已在体育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但运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姿态识别却少有人研究和应用。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改进艺术体操的评判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和裁判对艺术体操项目评判的精准性与公平性,辅助艺术体操的教学与训练活动,试图将计算机识别视觉技术引入艺术体操的评判工作,探讨运用机器来代替人眼对艺术体操动作进行识别与评判。研究方法:选取艺术体操常见动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利用LSTM、Tensorflow、BodyPix等技术设计和开发艺术体操动作识别和评判系统。首先选取大量的艺术体动作做为样本,通过BodyPix技术将图像中的人物进行识别和分割,并用不同的像素把人体的各个部位表示出来,形成艺术体操动作的热图,利用LSTM模型构建出艺术体操动作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构建的LSTM艺术体操训练模型对收集的艺术体操素材库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素材库对未知的艺术体操动作进行识别测试,并调整模型参数,并通过不断调整精度参数来提高艺术体操动作识别的准确率。研究结果:研究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艺术体操动作识别与评判系统,系统包括训练图片库、机器学习和用户管理等功能,系统可以实现艺术体操动作素材的添加和管理、艺术体操素材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开发和更新、艺术体操素材测评和校正等功能,通过对训练的艺术体操动作识别模型进行测评发现,系统对艺术体操动作的识别度达到了90%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结论:艺术体操的动作识别和评判工作是艺术体操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工作,本研究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艺术体操动作识别和评判系统,系统对艺术体操动作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动作识别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基于深度学习的艺术体操动作识别系统也将进一步完善,这将极大的促进艺术体操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可以在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和群众体育中广泛使用,该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主要渠道,更是实现高质量育人的必要手段。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有着根源上的联系,借助思政课程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关键在于寻求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课程教学协同育人的契合点。而由谷道宗、王光炎等人所著的《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一书,不仅系统性介绍了鲁班文化的起源与内涵,更提出了工匠精神的传承策略,对高校思政教
期刊
高校教育管理作为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有利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学生心理、行为的不断丰富,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因此,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以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内涵的提升,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医生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测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等对癌症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主要还是依赖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析。但是病理组织取样属于侵入性操作,所以多种基于血液成分的液体活检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包括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力的影响。方法将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到的血小板与A549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共培养1 h,镜下可见血小板向瘤细胞聚集。血小板可增强A549细胞的增殖力,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共培养时间对瘤细胞增殖力的影响与血小板的加入量有关(P<0.05)。与血小板共培养的A54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探讨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面临的问题后,提出了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学路径。
期刊
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采用教学情境下的实验研究法,探讨动作表现反馈KP(Knowledge of Performance:动作表现反馈,简称KP)信息频率对于不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习者(初学者、三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规律,以利于艺术体操教师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并运用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2×2和2×3),此
会议
现阶段,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报考艺术体操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考生对入学后的学习及训练了解较少,尤其是对高校中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学习模式、训练方式、就业模式等。本研究通过分析艺术体操项目在高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使考生对艺术体操有新的认识,同时做好进入高校后自身能力提升的基础准备。
2020年上半年线上教学从辅助手段变成主要授课形式,这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深入了解线上教学情况和学生居家学习状态,以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1?490名本科生为对象,针对2020年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线上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工作的启示,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本文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