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之浅见

来源 :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起草《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从1999年到2007年8年时间,《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数易其稿,至今仍在一些基本观点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拟另辟蹊径,从与《注册管理办法》比较的角度谈谈对《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的一些浅见,与大家分享,供大家批评,并希望对法规起草开拓思路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易复发,本文作者用CO激光疗法联合白介素-2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满意.
近年来药品与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假药,劣药和不合格药品问题接连发生。因此,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基础上完善的报告体系,形成在药物警戒模式下研究和解决包括不良反应在内的更为广泛的药品安全监测问题。本文从药物警戒的概念入手,探讨医院内部药物警戒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应该如何建设药物警戒体系的问题。
药品说明书不仅具有技术的严谨性,而且具有法律的严肃性,是监督管理部门控制药品风险/效益的综合性文件具体体现。药品说明书是药物信息的重要来源,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药品说明书在风险交流和干预中是信息的载体,交流的媒介,风险干预的手段。医师、患者应有效利用说明书,权衡药品带来的风险和效益,最大化药品的收益,最小化药品的风险,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
目的:描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hydrophilic polyacrylamidegel)软组织(胸部和面部)充填术后并发症的构成情况及其结局,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填充术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对检索获得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填充术后的病例报告文献进行排除归纳后,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并发症主要包括硬结、血肿、炎症、移位、不对称等。接受胸部和面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软组织充填术后
目的:分析2006年至2007年江西省内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上报的94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的填写质量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百分位权重法对94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进行质量评价与分析。结果:报表分数在85分以上的良好报告55例,占总数的58.51%,报告总体质量较高。结论:江西省上报的报表总体质量较高,但有不少集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可通过针对集中质量问题对医务人员、监测
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都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本院血液科自2007年7月12日-23日施行鞘内三联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后,共有5例患者于7月26日一8月8日分别出现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其中3例患者伴有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症状。本文认为:为确保注射用甲氨蝶呤和注射用阿糖胞苷鞘内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应进一步提高鞘内注射用的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并经过反复临床试验确认
目的:评价紫杉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应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的10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统计。结果:10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应用紫杉醇注射液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多为I~II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大多均可逆转。结论:紫杉醇注射液用于治疗中晚期癌症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治疗多数可逆。
目的:通过对土家族地区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某三甲医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门诊处方共12000张,进行审核、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47.5%,联合用药率20.2%,主要用药途径是静脉滴注,使用通用名处方占62.9%,处方平均用药2.4种,平均处方费用105.14元,处方合格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基本药物制度在保障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合理用药、医药体制改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与相关政策措施。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现状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本药物目录应起的作用和推广应用基本药物目录的措施及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对策。
本文主要是结合药品再评价的实际工作对药品再评价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说明了各个阶段药品再评价的过程,进一步阐明药品再评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推进药品再评价制度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