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带绦虫成虫转录组研究

来源 :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多头带绦虫是一种全球性的绦虫,其幼虫阶段寄生在羊和其他家畜的中枢神经系统,通常导致死亡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该寄生虫也能导致人的感染,但是由于诊断技术和研究的缺乏而被忽略.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最新发展为探索多头带绦虫的转录组提供了机会.方法/发现 我们利用Illumina 成对测序技术和新的Trinity 组装软件得到了31,282 个unigenes(平均长度920bp).
其他文献
粘膜免疫在清除肠道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粘膜免疫主要通过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来实现.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作为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为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对维持肠道正常的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的提出,对于理解神经系统对子宫内分泌活动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孕酮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与雌激素共同维持女性的生理周期和生理特征,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孕酮除了参与生殖功能外,还可以在神经系统中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普及,汽车尾气引起的污染愈发严重,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汽车尾气中的有机颗粒4-硝基酚(PNP)可以引起自由基的产生,形成氧化应激进而损伤生殖系统.作为常见而高效的食源性的氧化剂,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清除自由基,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等生物学功能.
神经元缝隙连接(又称为电突触)能调节和促进皮质网络的同步活动,后者在认知、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活动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Connexin36 (Cx36)是构成神经元缝隙连接的关键蛋白,是电突触必需的分子基础,并且优先表达于皮质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青藏高原细粒棘球蚴的种群遗传结构,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采自青藏高原来自不同地区(青海、西藏、四川)不同宿主(人、绵羊、牛)的98株细粒棘球蚴进行了线粒体12S基因的全序列测序分析.结果 98个分离株鉴定为Echinococcus.granulosus sensu stricto(基因型G1–G3),其中包含1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共检测出13个单倍型(ES1
会议
本研究采用PCR 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2 亚科31 种网翅蝗科昆虫及1 种癞蝗(外群)的线粒体基因Cyt b 和COII 全序列,使用MEGA V2.1 进行序列组成分析,对线粒体基因Cytb、COII数据集按照蛋白质基因密码子第一、二、三位点划分子集,并组成联合数据集COII&Cytb,对各数据集其子集进行了数据探索研究.
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是犬和兔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中绦期幼虫--豆状囊尾蚴严重危害家兔养殖业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中国四川省8 个不同地理区域(雅安、成都、攀枝花、乐山、广元、泸州、广安和阿坝)来自家兔体内26 株豆状囊尾蚴的种群遗传结构,利用PCR 扩增了cytb(922bp)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ytb 序列中共检测到10 个单倍型,种群
会议
目的 将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BL-21(DE3)型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原性和表达蛋白定位分析.方法 根据猪带绦虫FABP 基因的编码区作为引物模板,并在上游和下游分别设计合成一对含有BamH1 和Xho1 酶切位点的寡聚核苷引物,
会议
通过 8118个注释重构的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成虫转录组序列,首次分析了豆状带绦虫同义密码子的使用情况.重构基因的平均GC含量为49.48%.32个密码子被认定为豆状带绦虫的偏好密码子,其中有17个偏好密码子以G或C结尾.基因在第一主轴上的位置与基因的GC含量及密码子第三位GC含量显著正相关.提示核酸组成是形成豆状带绦虫密码子偏好的主要原因,同时编码蛋白的亲水性及芳香性
会议
背景 microRNA 被公认为在动植物转录后基因调节中,调节生长、发育、行为和应激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由多头带绦虫幼虫阶段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分布全球各地,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给牧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影响人类健康.为了进一步了解作为感染源的多头带绦虫的生态适应的miRNA 的作用寻找控制该绦虫的方法,对其进行大规模的miRNA 鉴定是必要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