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目的: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具有感染率高、发病急、病程短和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世界各国家多采用CPV弱毒疫苗免疫来预防犬瘟热,但近年来,免疫动物暴发犬细小病毒的病例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目前我国流行的犬细小病毒为CPV-2a亚型和CPV-2b亚型,主要使用的犬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为原始的CPV-2亚型细小病毒毒株。在我国,针对犬源CPV VP2基因序列的研究发现,其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在基因序列与当前使用的疫苗弱毒株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鉴别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virus,CP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诊断方法,本项研究根据CPV野毒株与疫苗株VP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RsaⅠ酶切位点,建立有效区分CP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PCR-RFLP反应。材料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保存的2006~2008年间来自我国湖北、江苏、北京3个省市的15株犬源犬细小病毒为主要研究材料,根据犬细小病毒经典毒株核苷酸序列对比分析,设计针对犬细小病毒特异性区段的PCR反应,对该PCR扩增片断进行RFLP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犬细小病毒PCR能够检测包括犬细小病毒野毒、疫苗毒以及商品化疫苗,并且通过RsaⅠ酶切PCR产物,根据RFLP的多态性来区分犬细小病毒野毒、疫苗毒;对15份背景清晰的犬细小病毒检测表明,本项研究所建立的犬细小病毒PCR-RFLP与细小病毒血凝试验、犬细小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并且所有犬细小病毒均为细小病毒野毒株(CPV-2a/2b),鉴别诊断效果非常理想。讨论: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毒株为CPV-2a亚型和CPV-2b亚型,并未出现CPV新型变异株CPV-2c(a/b);本项研究基于上述情况,利用犬细小病毒弱毒(CPV-2)和野毒(CPV-2a/2b)VP2蛋白在297、300、305位上的差异,建立区分它们的PCR-RFLP方法。该方法能短时间内有效区分犬细小病毒疫苗/野毒毒株,不需要任何DNA测序分析,在临床调查分析或者疫苗生产中能够提高检测效率。但是,犬细小病毒属于高度变异的DNA病毒,该方法不能保证对未来出现的新型犬细小病毒亚型进行区分,如果在临床调查中出现酶切效果图谱异常,则需要进一步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