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研究的“通观”-吴于廑先生的学术境

来源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综合的研究在专门史中尚且需要依据新的实证研究来作进一步的参照与完善,那么想要在世界历史的宏观研究中单凭个别史学大家的探讨很快就能做出科学的诊释,也是不且实际的。在这方面,吴于廑先生对其世界历史的“通观”研究自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指出:“世界史所要求的历史全局的综合,比之断代或国别,更难一举而尽善。不能尽善,则唯有求其逐步接近于尽善”。因此,吴先生提倡宏观与微观研究密切合作,认定“两者分工,不可分道。同时,他逐渐将视野聚焦在十五、十六世纪的世界史领域,组合学术团队展开协作研讨。由此可见,吴先生的世界历史研究的“通观”,与其说是建构了一种科学的学理模式,不如说是开辟了一条宽广的学术路径。
其他文献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历史的转折时期。近代以前,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独立发展的局部分散的历史。世界各民族各自独立地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的开拓进取
会议
人类的时间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随着全球交往的兴起和发展,全球层面上的时间统一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要求。全球时间的标准化过程与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是一致
本文通过对一本英文书各组成要素的来源的介绍,对英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对全球化浪潮下不同文明间文化交流的启示。
会议
诗人并不是象卷毛羊羔一样,哗哔地吟唱情诗的那种人,他是在我国尖锐的阶级斗争中,把自己的笔献给无产阶级的武库的那种人。 The poet is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ho chants
笔者认为,希波战争在古代希腊就被认为美化了,不仅对公元前492-479年之间的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要重新评价,其他的一些基本方面也都需要重新评价。继而对希波战争中波斯胜败进行
会议
今年初以来,国内股市一波三折,已没有了过往“逢春必涨”的惯例,大盘频频创出新低。已渡过了长达四年多熊市的中国证券市场还要跌下去吗?我们应以怎样的眼光看待目前的股市,
笔者在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联合召开纪念吴于廑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之际,讲述了1961年自己跟随吴先生学习的经历,借以缅怀先生
会议
本文讨论了风力机塔架相似模型的建立,并把强风瞬时风速记录变换为符合相似条件的风模型。采用激振器对塔架模型做模拟风激振试验以及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塔架模型的光弹终验。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威胁已再不是欧洲知识精英们脑海中的遥远想象了,而是伴随着欧洲国家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转变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欧洲知识
会议
在环境史研究所带来的历史观念的变革中,对历史研究对象或题材之认识的变化。环境史提升了人们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关系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史学实践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