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光致毒性演变过程与机理

来源 :2008年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光修饰作用或光敏化作用对生物体产生光致毒性。本研究以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和染料中间体1-氨基-2,4-二溴葸醌为目标化合物,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实验生物,通过对化合物光化学转化产物的鉴定、毒理学实验以及理论计算考察了目标化合物的光致毒性作用机制。精噁唑禾草灵(EC50,4.62-6.63 mg/L,95%CI)光解生成光稳定以及急性毒性更大的产物噁唑酚(EC50,1.49-1.64 mg/L,95%CI),推测精噁唑禾草灵通过光修饰作用机制对大型潘发挥光致毒性作用。1-氨基-2,4-二溴蒽醌通过光化学转化生成二聚体,光修饰作用降低了其母体化合物的光致毒性。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检测了生物体内活性氧类物种(ROS)生成情况。在1-氨基-2,4-二溴蒽醌和模拟日光单独存在的条件下,大型溞体内的ROS没有明显变化;在1-氨基-2,4-二溴蒽醌和模拟日光共同存在的条件下,生物体内的ROS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另外,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可以减弱1-氨基-2,4-二溴蒽醌对大型溞的光致毒性,推测抗氧化剂捕获了生物体内的ROS。实验结果表明1-氨基-2,4-二溴蒽醌可以通过光敏化作用诱导大型溞体内的ROS,进而损伤生物体。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氨基-2,4-二溴葸醌在水溶液中能够通过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两种方式发生光敏化反应。本研究探讨了精噁唑禾草灵和1-氨基-2,4一二溴蒽醌的光致毒性作用机制,为PTS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冬季北京市交通来源的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和所致肺毒性反应,以及不同粒径和不同采样点间颗粒物毒性效应差异,为城市大气颗粒物的防治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会议
极低频电磁辐射是指电力传输线、电力设施 (配电所、电灯、电线等 )或电器 (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电热毯、电吹风、洗衣机、微波炉等 )产生的频率在 0~ 30 0 Hz的电磁辐射。
目的:探讨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3O4)、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大鼠的肺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4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包括生理
会议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有机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容易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以某垃圾卫生填埋场2005年11月份渗滤液为受试物,ICR纯种小鼠为受试对象,将动物
会议
80t气动倾翻车是基于60t气动倾翻车基础之上研发出的一种新型运输货车。该车相对于60吨倾翻车增大了载重、容积,沿袭了气动倾翻系统的设计,动能消耗低,又便于倾翻系统检修。该车
自翻车是一种运输散粒货物,并能实现自动倾翻卸货的特种铁道车辆。我国运输散粒货物的铁道车辆主要是敞车,卸车作业在一些大型厂、矿和港口采用翻车机、链斗卸车机具等。但很大
碳纳米管所致肺毒性已有较多研究,而碳纳米管的特有性质和呼吸系统毒性使得碳纳米管吸入暴露可能与系统毒性有关联,通过气管滴注CNTs染毒Wistar大鼠,结果发现其对机体氧化应激存
研究了不同氯氰菊酯浓度下,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的生长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10μg/L)的氯氰菊酯对海洋卡盾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于50μg
会议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