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去衬底对提高碲镉汞(MCT)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湿法腐蚀液的选择、腐蚀液配比、腐蚀方式、不同厚度衬底的腐蚀对HgCdTe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衬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
【出 处】
:
2015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科学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去衬底对提高碲镉汞(MCT)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湿法腐蚀液的选择、腐蚀液配比、腐蚀方式、不同厚度衬底的腐蚀对HgCdTe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衬底去除后探测器HgCdTe表面后处理工艺等方面对碲锌镉(CZT)基、砷化镓(GaAs)基大面阵MCT器件衬底全去除进行了研究.确立腐蚀液最优配比,确保CZT、GaAs衬底去除速率在2.5-3μm/min,获得了表面光亮的无衬底MCT器件.器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衬底去除提升了探测器性能,器件经过100次高低温冲击后性能无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氧化钛、钛酸(钠)无毒、水中稳定性好、光催化活性高,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钛酸纳米管、钛酸钠纳米管在锂电池、电化学电容器、太阳能转换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光催化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其制备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如何寻找一种简单钛源、制备条件温和的方法是制备氧化钛、钛酸和钛酸钠的技术关键。本文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脂为钛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氧化钛纳米粒子、钛酸(钠)纳米管,讨论了产品的
本文以甲壳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功能表面材料,聚丙烯腈为基膜支撑层,用环氧氯丙烷和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分别制备了甲壳素-环氧氯丙烷交联复合纳滤膜,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环氧氯丙烷交联共混复合纳滤膜,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共混复合纳滤膜等三种复合纳滤膜。研究了这三种复合膜的最佳制备条件及操作条件对膜截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复合膜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以甲壳素/羧甲基纤维
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恒电流极化技术分析了Al-5%Zn-0.03%In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制度(铸态、水淬、气冷、炉冷)后的微观组织和在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侧重研究了偏析对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牺牲阳极微观组织(固溶体、偏析相、金属间化合物、夹杂物及铸造缺陷)对电化学性能(开路电位、工作电位、极化行为、电流效率)影响的模型。铸态
本文以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为例,利用台风最佳路径结果,对国内外常见的几家热带气旋预报机构(中央气象台、日本气象厅、美国关岛、美国NOAA/NESDIS、美国CIMSS和
玉柏石松在传统中医药中叫做伸筋草,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以及骨折,其疗效也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但其中的有效成分暂不清楚。本文研究了从玉柏石松中分离的新型活性化合物山芝烯二醇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以期阐明其是否为促进成骨的有效成分。本文研究了山芝烯二醇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MTT来检测山芝烯二醇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
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成为了21世纪材料界和科学界最耀眼的一颗新星,其制备方法很多,其中CVD法以其简单的工艺,低价的成本,成为近些年来最热门、最有望工业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