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疗效与体外药敏实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bo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病是东南亚和我国南方AIDS患者最常合并的机会性真菌感染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很高。目前该病的治疗药物首选二性霉素B,但二性霉素B副反应大,部分病人难以耐受,而不能选择该药治疗。氟康唑毒副作用较少,是临床上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常用抗真菌药,但临床用药缺乏体外药敏实验的指导,临床疗效不确切,治疗存在盲目性。目的本试验探讨氟康唑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疗效与体外药敏实验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氟康唑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观察65例合并HIV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案为400mg/d,共10周;每2周抽血进行真菌培养。2.收集分离自以上病人的25株马尔尼菲青霉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M27-A方案并做少许修改。菌悬液终浓度为(1~5)×10~4CFU/ml,孵育温度37℃,培养时间72h,M IC值均为与生长对照孔相比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1.氟康唑治疗合并HIV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疗效65例患者中,治愈12例(18.46%);26例患者死于马尔尼菲青霉病本身;27例患者氟康唑治疗4周后仍不能改善临床症状,且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病仍阳性,其中17例改为二性霉素B治疗,14例治愈,3例死亡;9例改为伊曲康唑治疗,7例治愈,2例死亡。2.氟康唑体外药敏结果26株马尔尼菲青霉氟康唑MIC值范围是2μg/ml-32μg/ml,14株菌分离自临床治疗无效的病人,其对应的氟康唑MIC值较12株分离自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高,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讨论氟康唑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疗效与体外药敏实验的结果存在相关性,氟康唑治疗无效的PM菌株,其体外药敏实验中对氟康唑MIC值均较高,临床治疗不敏感,而体外药敏实验菌株对氟康唑MIC升高,提示这些PM菌株可能对氟康唑耐药。因此,建立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的药敏试验,正确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对PM感染的治疗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主要是由腰椎关节突关节所致,占慢性腰痛的15%~40%[1-2]。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
概括介绍了4500mm涂布白纸板机各个部分的配置和特点。该台涂布白纸板机的创新点是:(1)产量大,年产32万t涂布白纸板以上;(2)采用水力式流浆箱;(3)成型部配备MB上网成型器;(4)压榨部配备靴
一位59岁的患者,因心悸、气急、乏力而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最初诊断他患有扩张型心肌病。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常规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继续询问病史,医生发现他荤菜吃得少,喜欢精白米面,并有酗酒史,维生素B1摄入不足的可能性较大,于是想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脚气病性心脏病。给予硫胺酸(维生素B1)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停用利尿、强心药;两周后心电图好转,X片显示心脏较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天然矿泉水中的23种元素,仪器的半定量结果,可初步判断元素含量高低,进而分组测试样品中的多元素含量,可减少相关元素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