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来源 :2016中国妇产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man9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引入超声造影这一新的指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类型病灶的评价标准.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6年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厚街医院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和超声造影检查,获得病灶最大径、病灶平均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分型、超声造影剂到达时间、病灶类型和有/无胎心管搏动,然后根据术后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灶类型的诊断,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证明进入方程的参数是否有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手术证实48例为内生型,12例为外生型.超声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结合准确诊断外生型11例,内生型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瘢痕妊娠类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7%、95.8%和95.0%.磁共振准确诊断外生型3例,漏诊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结合诊断瘢痕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25.0%、93.8%和80.0%.两种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诊断准确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6).单因素分析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评价结果显示:病灶最大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病灶类型、超声造影到达时间、病灶类型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01, 0.008,0.002和0.008).超声造影到达时间差值、Dmean、超声造影分型、胎心管是/否搏动无统计学差异(P=0.272、0.810、0.268和0.582).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评价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剂最迟到达时间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分型和病灶最大径为诊断病灶类型的诊断标准(P<0.0001),患者超声造影到达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分型和病灶最大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95%可信区间0.661-0.881)、0.833(95%可信区间0.715-0.917)和0.852(95%可信区间0.736-0.930).三者的ROC曲线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5068、0.4790和0.83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结合诊断瘢痕妊娠类型的准确性高于磁共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病灶最大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病灶类型、超声造影到达时间、病灶类型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和诊断价值,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分型、超声造影剂最迟到达时间和病灶最大径为诊断病灶类型的诊断标准,三者的对病灶类型的诊断性均较高,但三者的诊断的准确性相差不大,且当超声造影剂最迟到达时间< 14s,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分型为Ⅱ、Ⅲ型,病灶最大径>36mm诊断病灶类型为外生型的准确性最高.本研究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明确最佳治疗方式,并探讨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宫颈锥切术的1226例高级别CIN患者,分析对比了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复发等可能相关的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28.2±9.5 min,术中失血15.2±5.1
目的:对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的9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基因P16、Ki-67进行有关预测CIN进展功能的验证.方法:将CIN1,ClN2,CIN3,宫颈癌,29例正常宫颈组织蜡块制作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的9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已知基因P16、Ki-67,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NFATC 1、WNT2B、SH3KBP1、PIKFYVE、RABEP1和TGFBR2均未在CIN和宫颈
目的:基于芯片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相关的潜在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首次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与CIN进展相关的mRNA芯片数据,并利用GEO2R工具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筛选.通过通路富集、文本挖掘、蛋白互作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差异表达基因与ClN进展的相关性.结果:1,在GEO数据库获得了与CIN进展相关的2组mRNA表达谱芯
目的:通过微生物群落高通量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CIN和宫颈癌患者宫颈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样性特征,及参与的信号通路研究.方法:对象为201 5年5月-2015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的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在取材时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正常和CIN、宫颈癌患者.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方法进行测序,针对细菌16S rDNA的V4高变区进行扩增.生物信息学处
会议
目的:使用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代谢化合物,寻找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相关的诊断标志物及探索多药耐药的发病机制,进而找到逆转耐药治疗的靶点。方法:收集临床上卵巢上皮癌(EOC)铂类耐药患者(PTR)、非耐药患者(PTS)、卵巢良性囊肿(BOC)及正常健康人(NC)四组血清各10例,每组的10例样品混合成一个pool,使用Human 14亲和柱去除血清中
Objective:To assess if frozen embryo transfer (FET)results in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compared with fresh transfer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ion disease.Study desig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left lip/palate (CLP) is a group of ectodermal dysplasia that includes cleft lip,cleft palate,and both together.The subsequence of this disorder including problems in feeding,speech,hearing,and may a
目的:总结轻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探究β地中海贫血与抗NMDAR脑炎之间的潜在联系,为抗NMDAR脑炎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及诊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例轻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0.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规产检并且足月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68例(乙肝组)及同期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孕妇64例(对照组).乙肝组分别检测不同分娩方式临产前母血乙肝病毒标志物、胎盘型碱性磷酸酶、HBV-DNA含量;同时采集脐带血检测胎盘型碱性磷酸酶及HBV-DNA含量,采集新生儿出生后一天内外周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
目的:了解并比较正常健康女性及宫颈癌患者在体盆腔淋巴结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解剖学特点.材料与方法:纳入25例正常健康女性志愿者(正常女性组)、25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无转移(无LN转移组)的ⅠBI期至ⅡA2期宫颈癌患者和25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LN转移组)的ⅠBI期至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别采集其CTA DICOM数据集,并对在体盆腔淋巴结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构建,分别计算髂总区域、髂外区域、髂内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