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中子注量率的绝对测量

来源 :第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金活化箔和<235>U电离室两种探测器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水反应堆热柱的中子注量率进行了绝对测量,得到在距堆口70cm处热中子注量率为1.3×10<5>cn<-2>·s<-1>·MW<1>。
其他文献
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细胞生长与分化、钙调节、细胞凋亡等都密切与细胞内的pH相关,由于细胞的大小在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测量细胞内的pH变化需要发展小型的传感器,发展非侵入式的、高灵敏、准确、实时的检测方法是对传感器发展的新要求.
本文将Meso-5,10,15,20-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TMOPP)制成聚氯乙烯(PVC)敏感膜,研究了该敏感膜与铅的反应,试验表明该敏感膜与铅离子能形成不发荧光的稳定络合物.由此制成了测定铅离子的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环境水样中铅含量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
单本文报道一种基于三价铕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1O2)特异性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在1O2测定中的应用.由于该探针俘获1O2后可发出具有超长荧光寿命的3价铕离子特征荧光,可用于百微秒级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在生物系统1O2的测定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阐明质粒DNA是如何进入完整酵母不仅对于优化酵母转化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细胞尤其是真核细胞摄取大分子的过程的理解和真核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机理的理解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荧光示踪技术,采用流式细胞仪考察了完整酵母中Li+、PEG对DNA在细胞表面的结合以及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阐述Li+和PEG在完整酵母转化中的作用,采用FM,AFM和SEM以及通过考察酵母转化效率的变化,对Li
利用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嵌段-聚丙烯酸(PS-b-PAA)直接修饰在电极表面自组装成多孔膜,制成铂纳米阵列电极,并通过控制成膜溶液浓度及成膜温度条件等可以制得孔径大小及孔间距各不同的阵列电极,通过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图及交流阻抗分析表征了该阵列电极的伏安和阻抗特性.
聚苯乙烯(PPV)类聚合物作为电子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1-3、光发射二极管4,5和集成电路6,7等方面发展潜力很大.近年来,利用分析物对聚苯乙烯(PPV)衍生物及聚噻吩(Polythiophene)衍生物的荧光猝灭特性,有人设计出了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生物化学传感器,它们能快速及时地检测亲和素8、脱氧核糖核酸(DNA)9-14及硝基苯类爆炸物如TNT等15.与单个荧光分子相比,聚合物荧光猝灭的灵敏
本文研究了基于交联共聚技术的多孔塑料光纤化学传感器.实验通过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DGDA)的交联共聚,利用多功能聚合高分子材料研究新型多孔塑料光纤探头,解决光敏指示剂的负载问题,将光敏指示剂共价交联在聚合高分子材料中,克服指示剂的泄漏,提高光纤探头的的灵敏度、重现性和稳定性.
利用自组装和还原化学,设计和制备出不同核-壳比的纳米复合颗粒-金纳米壳球体.研究表明:随核和壳相对大小的改变,金纳米壳的等离激元共振频率系统地变化,且其共振吸收峰可调至光谱的近红外区,这使得其在基于表面等离共振原理的生物传感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汞合金电极由于常规伏安分析的灵敏度不高,故多用于溶出伏安法测定.化学修饰电极能够在测定前对金属离子进行富集,可大大地提高分析的灵敏度,但修饰固体汞合金电极尚未见报道.本文提出对固体银汞合金电极表面进行修饰,研制了双硫腙修饰固体银汞合金电极,用于痕量铅的测定.该修饰电极结合了银汞合金电极的优点和双硫腙修饰剂能与铅离子形成螯合物而将其进行富集的特性,使测定的灵敏度显著提高.
本文将有机染料氧化苏木精和青霉素酶同时修饰在电极上,制成了测定残留青霉素的pH敏电流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同时应用纳米金胶在电极上构建优良的仿生功能界面,独创性的增加了交联膜的导电性,获得了灵敏的响应信号,使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大大加强且测定过程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