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测井技术在大庆油田开发井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二届测井新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0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及交叉式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行了储层裂缝真伪性、有效性判别,同时提供出了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规律、方向、性质及平面上分布规律,提供出了地层地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岩石力学参数及破裂压力梯度等参数,为油田注水开发后井位布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不均衡地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地层中快、慢弯曲波频散交叉现象为理论基础。介绍了一种简捷的连续相位谱法提取频散波相慢度频散曲线。用该方法处理了某井交叉偶极资料,从快、慢弯曲波的频散特性中识别了各向异性的类型。主要包括:①各向同性地层频散曲线重合;②固有的各向异性地层频散曲线平行;③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地层频散曲线交叉。
本文引入了Atlas公司研制生产的分区水泥胶结测井仪,介绍了相控阵技术在SBT中的应用。应用相控阵列换能器,使声波沿着预先设定好的方向辐射,增大空间某个方向的声辐射强度,从根本上增加了有用信号的能量、提高了信噪比和探测能力。
本文通过典型低孔低渗岩样的实验测量研究分析,探索了该类储层岩石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以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和评价。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开展低孔低渗储层的岩石物理实验,对于建立储层评价模型,进而用测井资料评价该类储层,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
本文在实验室超声频率下,研究了干燥和油饱和砂岩不同方向纵、横波速度及各向异性参数ε、γ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干燥样品表现出一定的速度各向异性,并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②油饱和样品各向异性较弱,可近似看作各向同性介质。
不同的频率范围,岩心复电阻率频散的机理不同。当频率较低时,离子和分子的扩散及双电层结构共同影响岩石的复电学性质;当频率较高时,分子和电子的极化影响明显增大。本文对不同泥质含量的20块泥质砂岩岩样进行不同矿化度、不同含水饱和度的复电阻率测量。实验表明岩石的复电阻率与饱和溶液的矿化度、岩石的阳离子交换量、含水饱和度有关,并存在第一、第二截止频率。当频率小于第一截止频率时岩心电阻率曲线斜率随含水饱和度降
本文利用可以控制粒度的沙子进行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岩石粒度对核磁共振测试结果的影响,完成了<0.1mm、0.1~0.15mm、0.15~0.3mm、0.3~0.45mm、0.45~O.9mm、O.9~1.8mm、1.8~3.6mm、6.5mm等8种不同颗粒直径沙子的核磁共振实验。经实验分析,得到了颗粒直径影响核磁共振测试结果的规律以及孔隙半径与核磁共振T2值之间的转换关系。
本文依据多矿化度岩石电性实验,研究了不同矿化度下泥质砂岩的束缚水相对体积及其导电特性,以揭示束缚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泥质砂岩导电特性的变化,同时进行了不同矿化度饱含水和含束缚水的岩石的核磁共振实验测量,研究横向时间T2谱的变化。研究表明,不同矿化度下的泥质砂岩束缚水饱和度不同,随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束缚水条件下岩石的电阻率受地层水电阻率、束缚水饱和度、泥质附加导电性影响,在
在水平井中,水平井眼轨迹与地层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造成常规测井仪器在水平井中响应机理发生变化,地层电阻率测井响应表现出各向异性特征,测井解释模型也随井眼位置不同而复杂化,因此,在水平井测井资料解释时应考虑地层各向异性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和地层非均质性对测井解释模型选择的影响。本文利用水平井井眼轨迹在钻出和钻回同一地层界面时的测井响应镜像重复特征,提取界面点特征和用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确定水平井井眼轨迹
在电性各向异性地层,频率域多分量阵列感应测井响应与井斜角(或地层倾角)、仪器测量方位以及地层的水平电阻率和垂直电阻率相关。本研究使用一组三个彼此垂直的发射线圈和多组由三个彼此垂直的接收线圈组成的阵列线圈结构模型,应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计算了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多分量阵列感应测井响应,分析了多种模型下各磁场分量的响应特征,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将为全三维感应测井方法的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打下基
本文在对压汞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焰山中央隆起带低幅度油藏不同孔隙结构储层含油饱和度与油柱高度的关系,分析了在低幅度背景下,含油饱和度的油藏分布规律。在常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区部分油井早期见水或含水上升速度快的生产实际,分析了不同生产压差对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生产压差条件下束缚水饱和度定量计算模型,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一定的地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