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2010年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暨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及医院感染控制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变化。结果:外周血中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组为(5.18±2.0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组为(5.06±1.59)%,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为(4.97±1.48)%与15例健康对照组(3.77±0.9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Treg的数量与患者.AST水平正相关(r=0.333,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表达增高,且与血清AST水平正相关,其在HBV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发生的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秦满教授在充分认识了崩漏发病机理的基础上,自拟了治疗崩漏的止血经验方,但在治疗过程中并不拘泥于自拟方,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并根据女性自身的生理周期在自拟方基础上加减分期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笔者利用师从于张良英教授之便,对张良英教授辨治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此类患者多因久病难愈,久病易伤阴,肺肾阴虚,虚火妄动,失于潜藏,经行之际,冲气旺盛,挟虚火上逆,灼伤肺络故经期咯血。或由于患者失治日久,肝气郁滞,疏泄失司,血行不畅,使冲任胞脉瘀阻。治疗时不论其证型多复杂,都应紧紧抓住月经周期性变化时的生理特点和西医的病因病理进行分期施治,平时中医辨证论治。
本文整理杨鉴冰教授辨证治疗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三则病案,详细记录了病史、诊断、治法、治疗过程及疗效,并对杨鉴冰教授的治疗思路和学术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陆智义擅长辨证论治崩漏,文章通过对陆智义对崩漏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思想及用药特点的论述,为崩漏治疗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是一种症状严重、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内毒素(ET)及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介导的“二次打击”在AHF形成中占重要地位。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可放大和增强由ET、TNF-α及IL-6等诱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早期预测细菌感染的重要
药物性肝炎(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一种非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类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但它不具有传染性。通过停药休息和保肝治疗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药物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近来年,随着药物种类和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加之存在药物及营养保健品等的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内镜硬化剂注射治疗可导致败血症,但对此种现象的解释仍不明确。与无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相比较,Chen等报道静脉曲张性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内镜硬化剂治疗败血症发生率显著提高。然而,很难证明内镜硬化剂治疗后败血症是单独由内镜治疗方法引起还是由同时伴有活动性出血引起。对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活动性出血和非活动性出血的静脉曲张患者应用硬化剂注射导致败血症发生的危险
艾滋病患者疾病后期都会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HIV复制和转录不受控制,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其中,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发生对于艾滋病病人的生命威胁很大,如卡波济肉瘤、淋巴瘤、肛周癌和宫颈癌等。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多级的过程,目前在对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过程中,发现酪氨酸激酶受体RON是一个很重要的蛋白。本研究初步探讨RON在艾滋病患者血清和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中的
恙虫病(scmbtyphuS)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疾病。是我国南方较为多见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临床表现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其中肝脏受损最为常见,现将收治的57例伴有肝脏损害的42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取得长足进展,但乙肝表面抗原阴转率仍较低,乙肝病毒彻底清除仍是当前治疗的难点。本文对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178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积极干预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阳性阴转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