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切线位胸膜穿刺活检在诊断胸腔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住院病人89例,。经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膜局限性增厚或结节以及难治性胸腔积液,经痰、胸水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性质。患者坐位,使用百胜TWICE彩色超声诊断仪,3~9MHz线阵探头,逐肋扫查,发现胸膜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美国Bard公司18G一次性活检枪。穿刺前详细规划穿刺途径,调整活检针安全射程。再次了解靶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内部血供状态,选择最佳穿刺路径。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途径,在超声引导多点注射,充分麻醉进针路径及靶标胸膜,在超声引导下将活检针以接近切线位斜行穿刺入病变部位,确定针尖在安全射程内时,一般每个病灶取2~3针。标记患者信息和取材部位后送病检。对于仅有胸腔积液,而胸膜增厚不明显或仅为轻微增厚的患者,超声引导下斜行进针取肋膈角处胸膜。结果本组89例患者中,51经高频探头检查出胸膜不同程度的增厚,伴有胸腔积液者46例,增厚不超过0.5cm者38例,人工注射胸水5例,因肋骨阻挡,放弃穿刺活检3例。经病理证实为胸膜结核47例,肺癌8例,胸膜恶性间皮瘤4例,胸膜炎性肉芽肿14例,肌肉组织6例,病理无法检出2例。诊断明确者均经相应的专科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本组患者2例经胸水穿刺后,CDFI见彩色血流溢出,测速度约3cm/s,观察5分钟自动消失。少量气胸3例,健侧卧位,休息30分钟后好转。2例穿刺后出现少量咯血。无死亡病例,无需外科处理的严重并发症,无需要引流的气胸病例。讨论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胸膜疾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但常规胸片、CT等影像检查经常难以明确诊断,最后诊断需病理学依据。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偏低,胸腔镜及开胸肺活检创伤性大,费用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周围型病变的诊断敏感率则约为35%,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报道较多,但应用于胸膜具有局限性。本组病例表明:①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膜病变有高分辨力,能发现细微小病灶;②高频探头引导自由臂切线位经皮斜行进针穿刺是影像引导胸膜穿刺活检的重要方法;③利用胸水或者人工注射胸水,可以扩大安全射程,使胸膜活检更安全,增大了胸膜病变穿刺活检的适应范围;。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胸膜病变穿刺活检术具有微创、简便易行、穿刺过程动态实时、安全无放射性损伤、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