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法(改良MDEA)脱碳工艺在合成氨与甲醇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技术中心站2004年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化MDEA是20世纪70年代初西德巴斯夫(BASF)公司开发的一种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为基础的脱CO2新工艺。近30年来,这种溶剂系统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工业装置。由于MDEA对CO2有特殊的溶解性,因而具有许多优点,工艺过程能耗低。通过加入特种活化剂进一步改进该溶剂,开发了高效活性MDEA脱除CO2新工艺。这种工艺在投资和公用工程、物料消耗、费用等方面与其它脱CO2方法相比是经济的,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本文就多胺法(改良MDEA)脱碳工艺在合成氨与甲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JSHS型尿素水解汽提装置,是为中小型尿素厂处理回收蒸发工艺冷凝液设计的。处理水量按日产尿素336吨的规模设计。我国已引进了斯太来卡邦(STAC)和斯那姆(SNAM)二种类型水解技术,运转都很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其基本特点是,流程采用解吸——水解——解吸三级法。本文对JSHS尿素水解汽提装置的流程、主要指标以及主要设备等进行了简述。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设备厂以新颖弯制加工技术,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是原化工部生产高温高压管件的专业厂。我厂的产品按化工部H标准、JB、GB、HGJ等标准生产,如高压弯管、定型弯头、三通、异径管、单引、双引、高压法兰、盲板等。本文现介绍了我厂生产的高压弯管具有的优点,对配合用户需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厂产品已遍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但我们仍然希望与更多的单位合作,为更广泛的用户服
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最大的上海焦化厂年产20万吨甲醇工装分离系统改造的起因、过程与结果,按目前考评效果统计估算,入塔醇平均下降0.33%百分点,累计年创经济效益622万元。指出分离效率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生产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各种烃类蒸汽换热式转化节能技术包括工艺和核心设备的研究、发展动态和应用情况。分析评价其技术特点、节能效果、适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推荐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换热式并联转化节能技术,改造现有烃类制合成气装置,以提高合成气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竞争能力。
临猗分公司15万吨万吨/年合成氨工程汇集了中小氮肥厂的一些先进工艺技术,如DDS脱硫技术、规整填料及新型液体喷淋技术、轴径向变换炉技术及NHD脱碳技术,特别是双甲精制工艺技术及01400氨合成系统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节能降耗起到了关键作用很大的作用:双甲精制工艺,不但不耗铜、酸、氨及蒸汽,而且还副产甲醇,同时又是一个环境工程,无污染,ⅢJD-1400氨合成系统技术运行压力低、氨净值较高,大大节约了动
合成氨工艺中串入甲醇生产,或单纯的甲醇生产工艺延伸到以生产合成氨为终端,前者的目的是通过联产甲醇。充分利用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生产甲醇;后者则是把原料气制造时带入的少量氮气与氢生产氨,避免了合成甲醇后排放氮气造成有效气的损失。单醇生产中往往需要较高的CO含量-20 %左右,变换工艺往往只需一段变换;在联醇生产中为保持原料气中有一定比例的一氧化碳,变换率的范围要求在65-80%之间,即出口的CO含量4
浙江省开化县清华化工有限公司(原开化化肥厂),从1993年开始进行技术改造、扩建,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5万t/a发展至今年产合成氨4万t/a,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规模上看发展速度较慢,但我们在这十年中,本着量力而行地扩大生产规模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还积极引进行业内先进的设备、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在合成氨节能、降耗、稳产、高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现将某厂合成工段这些年来的一些技术改造进
C02是C1家族中最为廉价和丰富的资源,同时,石化能源紧张和c02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迫使人们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从而致力于C02的开发利用,C02化学对未来社会的能源结构和化工原料来源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CO2的还原需要以给电子的形式提供能量,如高能的还原剂H2、碳负离子或外部能源光能等等。H2来源较方便,因此C02的催化加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超临界流体(SCF)具有许多
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化工设备厂采用新颖弯制加工技术所生产的高压管配件的突出优点及该厂良好的技术服务。以及高压管道整体管系工厂化预制.以满足小氮肥企业的需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化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进行技术改造,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吹风气余热回收是氮肥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许多氮肥企业运用吹风气余热回收的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新型吹风气余热回收机组的结构设计、特点、主要技术参数、新型产品、应用情况及运行效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