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立社区戒毒长效机制的研究

来源 :国家禁毒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戒毒长效机制是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避免复吸、正常生活的行为矫治和帮扶的工作体系.文章探讨了现实中建立社区戒毒长效机制存在一些困难,基层社区实际工作推进不足,公安机关工作有待改进,社会工作组织在社区戒毒工作中作用未凸显,社区戒毒工作中顶层设计不足.要建立社区戒毒的长效机制必须要落实社区戒毒工作中的政府职能和各种规章制度,形成部门负责和跨区协助的社区戒毒长效机制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成立社区戒毒的专业工作队伍,构建科学的社区戒毒文化氛围,保证社区戒毒人员的生活来源.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19日凌晨1时许,杨某,(男,1974年12月18日出生,个体),在某酒吧包间内因酒后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他人用酒瓶致伤头部.2014年11月20日入院记录记载:发现右侧海绵窦占位1天.现病史:患者1天前,因头部外伤后出现头晕头痛,至我院行头颅CT示:右海绵窦略高密度影.专科情况:神清语利,问答切题,查体合作,五官端正,双侧眼睑无水肿,左顶部压痛阳性.合作,五官端正,双侧眼睑无水肿,
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工作中所遇到的伤害案件,伤害行为多数是一对一的,缺少目击证人,当事双方出于某种目的,在陈述案发情况及伤害过程时,经常是将对方的责任无限放大,隐瞒己方的责任,伤者经常会将自己非对方造成的损伤归咎于对方,如果办案人员的现场勘验及调查工作不细,就会为案件的处理带来困难,出现各种麻烦问题和发生信访案件.因此法医鉴定成为判定案件性质和最终案件处理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病征.在实际案件中,创伤性休克多见于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和交通事故中.对创伤性休克的认定,需要结合现场勘查、法医检验等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本文通过一例较典型的案例,对创伤性休克进行讨论.
理论上,根据证据的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同,可以将证据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物证、鉴定意见和勘验检查笔录属于间接证据.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视听资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一般是直接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时,一般来说以直接证据为主,间接证据为辅.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调查访问,在初步了解事情后,对所有已得证据综合分析,不为直接证据所
选取200名女性戒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戒毒人员只有正视自我,有改变现状意愿,才会自愿接受戒毒治疗.成功戒毒的最强需求是戒毒自信、自控力.不同阶段戒毒人员的戒治需求不同,脱毒治疗期最需要友情、亲情支持;身心康复期以建立自信、自控力为主;回归适应期需求多元化,渴求社会接纳.
目的:美沙酮替代疗法对于海洛因成瘾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减少海洛因消费,减轻经济压力,降低艾滋病传播,但吸毒人员在维持治疗期间出现的偷食、脱失和依从性降低现象也不可小觑.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减免费用、剂量增加和亲情帮助等影响维持治疗相关因素,便于提高吸毒人员的依从性.方法:根据门诊服药情况及服用美沙酮剂量情况筛选出120名依从性差的吸毒人员(门诊服药情况<15d/月,服用美沙酮剂量<50ml/d)
目的:观察左旋四氢帕马丁(levo-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条件线索诱导的大鼠甲基苯丙胺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利用固定比率程序(fixed ratio1,FR1)建立起大鼠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模型,模型建立成功戒断14d后,随机分为4组,腹腔注射0mg/kg、1.25mg/kg、2.5mg/kg和5.0mg/kg l-THP,观察不同剂量的l-THP对条件线
吸毒成瘾,是指吸毒人员因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病,表现为不顾不良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行为,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个人健康及社会功能损害。近年来,吸毒成瘾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吸毒成瘾者一朝吸毒,终身想毒,一生戒毒.虽然通过戒断、脱毒治疗,吸毒成瘾者对药物的躯体依赖症状可以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但在应激事件、药物相关线索或药物本身诱导下,原有的成瘾记忆能重新被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工作的政府"单中心"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多中心"治理系统,从转变理念入手,运用社区化治理新机制,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手段,多中心主体平等合作,责任共担,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工作,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吸毒行为与家庭结构功能缺失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戒断毒瘾回归社会离不开家庭系统的支撑.在本文中,主要从家庭支持圈与责任圈的构建为视角,探讨戒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家庭支持系统构建的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