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酸化对TiO光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SO<,4><2->对TiO<,2>光催化剂表面进行修饰,形成固体超强酸,并考察其对催化剂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强酸化后光催化剂听结构和催化活性明显改善.与TiO<,2>相比,SO<,4><2->/TiO<,2>光催化剂的锐钛矿晶相含量高、晶粒小、BET比表面,孔径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及良好的抗湿性能.
其他文献
作者研究和开发出一种活性焦(AC)担载五氧化二钒(VO/AC)催化剂,它在180-250°C范围内具有很高的SCR活性,而且当钒含量较低时,SO对此催化剂不仅无毒化作用,而显示明显的促进作用.据此初步估计VO/AC催化剂可能对硫酸铵盐的分解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本工作将提供这方面的实验证据,并对作者先前报道的有关VO/AC催化剂稳定性的实验现象作合理的实验和理论解释.
钯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催化剂.负载型钯催化剂的Pd纳米微粒表现出特殊的电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其分散度是影响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借鉴某些微生物可吸附、还原Pd的特性,制备高分散度的负载型Pd催化剂,该催化剂对CO催化氧化为CO呈现较好的催化性能.
本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前驱态组成的9个熔铁催化剂,其铁比(Fe/Fe)范围从0.313到7.54.采用N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升温速率分别为β=10,20,30°C/min)研究了前驱态铁氧化物对还原后催化剂表面N的脱附行为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流化催化裂化(FCC)是炼油工业最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质量的恶化,FCC正面临着更多的渣油转化重任.为提高FCC装置的掺渣能力,改进FCC催化剂的性能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而在改进催化剂重油裂化性能方面,载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FCC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基础研究角度出发,对几类典型FCC催化剂载体进行了详尽的结构表征、酸性测试和反应性能的
本文考察了载体ZrO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可长期稳定使用的NiZrO催化剂.
采和金属离子嫁接的方法,合成了μ-diacetate为桥基配体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用烷氧基化合物对载体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用表面改性和金属嫁接相结合的方法--双核移植法,制备了SiO负载的双核配合物催化剂Cu(OAc)/SiO.络合滴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铜离子在改性后的二氧化硅表面及齿配位形式键合.用络合滴定方法,确定了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催化剂Cu(OAc)/SiO的红外光谱在1320和156
本文针对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中催化剂积炭严重、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开展的高活性、抗积炭、稳定性好的非贵金属实用催化剂的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钴催化剂的积炭机理,考察了载体Si/Al比和NaO、MgO、LaO等助剂对Co/HZSM-5催化活性和抗积炭性能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Co/γ-AlO中各种Co形态的分析,并与相应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相联系,判定各种Co形态在催化剂中的作用,为以后制备含更高的有效Co形态含量的CoMoK/AlO催化剂提供基础.
本文选择磁铅石型复合氧化物LaNiAlO作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并用TEM、XPS、TPH和TGA等技术从定性到定量探讨了该催化剂表面CH与CO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积炭规律.
作者曾用多种有机醇(多碳直链醇,苄醇,环已醇,混合醇,异丁醇等)还原VOPO·2HO制备出一种新的层状物VOHPO·0.5HO晶体.研究结果表明,用伯醇合成的VOHPO·0.5HO富有[220]晶面;用仲醇合成的VOHPO·0.5HO富有[001]晶面.合成的VOHPO·0.5HO经正丁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活化后,催化氧化正丁烷的活性和顺酐的选择性及稳定性均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前驱物.本文讨论了在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