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诊疗技术和策略的演变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f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咽癌解剖学特点、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决定了放射治疗成为其首先及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指出在众多诊断技术中,MRI,PET-CT及血浆EBV-DNA检测表现最为突出,而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的制定则保证了准确分期的可实施性。分析了鼻咽癌常规放疗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中。在过去的十年中,鼻咽癌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MRI取代CT成为鼻咽癌诊断、分期的基础,IMRT逐渐取代常规放疗成为标准的放射治疗技术。新技术甚至诊断技术本身均带来了鼻咽癌总生存的提高。
其他文献
Objective:This work aims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known risk factors of lung cancer in Chin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 in China.Metho
已有报道发现S100A6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S100A6可以通过与靶蛋白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研究S100A6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发现S100A6在胃癌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对照标本,S100A6与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等因素相关.S100A6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在转移性淋巴结标本中,S100A6显著增高.针对S100A6的表达异常的组织中,S100A6基因表达与部分CpG
目的:总结一种早期诊断癌症新方法的方案,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及预防.方法:根据当今肿瘤研究成果,设计一种新的癌症早期诊断方法的方案.结果: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抗一种正常抑癌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抗体,如:Rb蛋白质和p53蛋白质,通过亲和层析,分别和放射性同位素元素标记的病变标本的Rb蛋白质和p53蛋白质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分别测定4次抗原抗体反应的Rb蛋白质和p53蛋白质的放射性强度,而不发生抗原抗
目的:肝癌患者预后预测仍然困难,本研究建立基于癌周免疫微环境的预测模型,检验其对肝癌预后预测的效果.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肝癌癌旁组织中27个免疫炎症相关因子(包括17个预测标签因子和文献报告的10个复发转移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有效的预测模型,分析肝癌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肝癌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检验其预测效果.结果:选取180例肝癌切除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法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9例肺癌患者蛋白芯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A19-9、CEA、CA125、SF阳性表达率较高,分别为17.9%、38.2%、26.9%、22.4%,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5.1%.结论:C-12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检查在肺癌诊断、监测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的前期研究发现,含有癌胚抗原CEA576-669段和全长的Hsp70L1蛋白的融合蛋白能够有效地诱导CEA抗原特异性CTL的产生和Th1免疫应答反应,因此可以用于CEA阳性肿瘤的治疗。鉴于Hsp70L1蛋白是胞内天然表达的分子,并且肿瘤抗原主要通过抗原的胞内途径进行加工呈递,因此我们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携带特异性肿瘤抗原CEA576-669和Hsp70L1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EA57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C/EBPα基因启动子500bp和外显子区域基因突变和多态性。方法:收集12例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组织和2例子宫颈正常组织。提取基因组DNA,C/EBPα基因启动子500bp和外显子区域共设计6对引物,扩增6个片段。结果: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在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组织发现C/EBPα基因6个已知SNP位点,2个新发现多态位点和1个突变位点;而在维吾尔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尤其是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主动免疫治疗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可能成为除手术、化疗、和放疗以外的,治疗胶质瘤和防止肿瘤复发的手段。
目的:观察饲喂来福美胶囊后小鼠对抗药物对机体损伤的调节与修复作用,并从氧化损伤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饲喂来福美后小鼠使用环磷酰胺建立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来福美对上述模型动物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了来福美胶囊的调节作用。结论:来福美具有明显增强机体对抗药物损伤后的细胞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P120及Bm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120,Bmi-1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并检测了20例乳腺增生症中P120,Bmi-1表达情况.结果:P120异常表达率及Bmi-1高表达率在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67.4%和48.1%,在20例乳腺增生症中分别为5%和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