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土加固的研究与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址的非饱和土经PS加固后,强度明显提高,其抗压强度提高近20%,渗透能力提高近15%,在拜读了李最雄教授的有关PS加固土遗址的著作之后,也认识到了土遗址经PS加固后,其土的抗冻性、抗老化能力、抗风蚀能力、抗崩解性的也有提高,有利于遗址保存。加固后土的渗透性与加固前处于同一数量级,不影响内外水汽交换。用PS加固交河故城遗址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符合文物保护加固的相关原则和要求。PS溶液的加固效果的理想与否,不仅与土的含水量关系密切,而且与土的干密度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干密度小的土加固效果不理想,即在孔隙比很大的情况下,PS加固的土效果不好。
其他文献
易门凤山铜矿床明显受刺穿体构造控制,矿体赋存于绿汁江组碎裂白云岩中。采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凤山59#矿体分布区进行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分别得到六七组元素组合,并总结异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根据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矿体产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介绍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微量有机氮农药和多氛联苯的系列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的制备方法,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测定的质量控制办法等内容。
本文运动区域物化探技术对天津蓟县黄花山金矿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揭示黄华山金矿带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本介绍了矿床地球化学的特征,三山岛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特征,探讨了盲矿预测的标志,最后简单概括了运用三山岛金矿构造叠加晕模式和深部盲矿预测标志找矿的效果。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正在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目的、建库方法、数据库内容、数据模型、数据产品类型等内容,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无论是管理机制、组织协调上,还是在数据生产、质量控制方法体系等方面,体现了我国近10多年来开展地学主流程信息化工作的精髓,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方案通过中国试点图的实验证明是可行的,通过数据库中属性项的合理设置,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地质信息,又在ArcGIS平台很好的实现了地质图符号化显示,同时也能满足数据库开发的一些查询、检索功能及网络发布。
IGMA 5000项目创造的海域地质内容编图方法,是以叠置法和透视法为主,表示海域沉积盆地不同年代的沉积地层和新生代浅层火成岩及前古生代古老地壳。用此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在一张地质图上充分地表现海区的地质内容。而且图面表达的内容丰富,浅显易懂,有诸多创新。同时,应用这种方法编制的海域地质图将有利于指导油气勘探和其他矿产资源调查。
本文以传统经典地质基础理论为基础,综合阐述了当前矿产勘查研究领域中的块构造学说、层控矿床理论、火山构造控矿理论、矿床模式概念、地球化学障成矿理论、陨击成矿理论、边缘成矿理论、成矿演化思路和深部找矿等新理论体系,同时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元素活态分提取法( MFE )、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新技术体系,并简述它们较传统方法的进步所在。
突泉盆地大多数地区为古生界隆起区,不是一个中生代盆地凹陷区域,即不是探查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有利部位,但是在突泉盆地的中南部可能隐伏有超基性岩体,可作为金属矿藏勘探有利地区。
通过研究,发现羊拉大型铜矿区至少存在两期成矿事件:第一期是海西期(D2-3)边缘海的拉张裂陷有关的海相火山岩喷发,喷发较弱,岩性为绿泥石绿帘石化玄武质火山碎屑岩,有羊拉矿区“里农式”含铜块状硫化物产出,是该成矿带上最值得关注的矿床类型。第二期是印支期(238~215Ma)侵入的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含锡钨钼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的辉钼矿的成矿年龄为228~230Ma,与江边花岗闪长岩侵入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