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 型低δ26Mg 玄武岩:富集岩石圈与碳酸盐化软流圈相互作用的证据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幔的化学不均一性一般归因于俯冲进入地幔的大陆或洋壳物质,这些再循环的壳源物质与地幔混合形成富集地幔端元(如:EM和HIMU).一直以来,前人关注的主要内容是这些再循环壳源物质与亏损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解释富集地幔端元的形成机制.然而,涉及到再循环壳源物质与富集地幔端元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它们作用后的结果等方面学者少有研究.
其他文献
Ocean island basalts(OIBs)recorded the chemical heterogeneity of the deep mantle,which is generally attributed to recycled crust in the source(Zindler and Hart,
会议
茂租铅锌矿床微区闪锌矿的锌同位素组成、Zn/Cd比值和镉、铁含量都具有均一性。微区闪锌矿的成矿环境为中温环境。手标本尺度范围内的成矿流体具有均一性和闪锌矿几乎同时从
早三叠世是地球发展史上的特殊时期,代表了古、中生代过渡时期的生态重建与复苏.早三叠世作为地球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的反常时期,人们对其关注程度仍不足够.Farka(s)等通过收集
吸附作用是表生低温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过程,制约着自然界表生环境中硒的分布与迁移.氧化铝(α/γ型)是表生环境中最常见的金属氧化物之一,是岩石风化的终端产物,广泛
V属于第四周期过渡族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价态(+2,+3,+4,+5),对氧化还原条件十分敏感.已有研究者利用V元素分配与氧逸度的关系,来研究地幔氧逸度随时空的演化,以及制
会议
会议
风化壳不仅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风化作用的物质记录,还是联系地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风化壳的形成过程又是各种表生矿床(如氧化锰矿、红土型镍
会议
  毛屋超基性岩体位于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在早中生代三叠纪经历了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俯冲碰撞而形成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对于毛屋造山带橄榄岩的原岩属性、侵位机制以及后
会议
有一种类型的铁矿床具有高品位的低钛磁铁矿矿石、围岩蚀变不发育,产状呈脉状或者熔岩流状,常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矿浆型铁矿.然而,部分学者通过野外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分析及
会议
沉积岩中的Cr同位素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反演古大气氧气含量的波动.其基本模型认为,在大气氧含量较高时,空气中的氧气会在MnO2的催化下将地壳中的Cr(Ⅲ)氧化为Cr(Ⅵ),Cr(Ⅵ)易溶